九運風水趨勢:實用資訊備忘
在未來九運(離卦)到來前,風水大師李居明指出,炒樓文化將會逐漸式微。九運將以火星為主導,預示赤焰染天,炒樓財運將大幅降温。
九運風水尤為強調星盤吉凶,屋宇的坐向在入夥元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玄空飛星法則劃分出24個坐向,各坐向與入夥元運相配,產生不同的禍福。九運的特點是僅有雙星到向或雙星到山兩種基本星盤,吉凶更加明顯。
整體來看,環境的巒頭氣象對風水格局至關重要。山巒環繞、水汽充盈之處,配合相應的星盤佈局,往往會帶來旺宅之相。反之,若屋宅位於衰敗之地,即使稍作風水調整,也難以挽回其頹勢。
九運中是否適合轉運,主要基於山向和開門立氣的考量。並非所有八運樓宇都適合改造成九運樓。明智的做法是根據具體的山向和巒頭特徵,權衡利弊做出選擇。九運樓必然存在吉凶並存的格局,全面評估後再決定是否轉運方為上策。
在進行「換天心」的傳統風水調整時,正向開門的房屋需具備向星、坐星和旺山的三星歸吉。而在當運樓中,星盤吉凶會隨著坐向的不同而變化。因此,讀者可參閲過往文章,瞭解更詳細的九運有利山向解析。
除了星盤佈局,巒頭的影響也不容忽視。「零正」和山水搭配在九運風水中尤其受重視。優美的山巒水景與星盤呼應,會帶來比一般格局更優越的風水氣場。最終,是否轉換九運樓,應根據風水師的專業建議,綜合考慮各項因素,量身定製最合適的風水策略。
九運樓:台北的建築瑰寶
九運樓,位於台北市大安區,是一座建於 1933 年的歷史建築。其前身為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的員工宿舍,後曾作為台北市政府警察局分局使用。九運樓見證了台北的發展變遷,現已成為重要的文化資產,並被指定為市定古蹟。
建築特色
九運樓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採用當時流行的裝飾藝術風格。建築物共地上 4 層、地下 1 層,總面積約 3,500 平方公尺。其外觀設計精美,富含歐洲新古典主義和東方建築元素,成為 Taipei 的代表性建築之一。
特色 | 説明 |
---|---|
外觀 | 白色洗石子,以水平線條為主的現代設計,融入巴洛克式裝飾 |
門廊 | 左右對稱,設有半圓拱形門洞和巴洛克式山花 |
窗户 | 大片矩形窗户,提供充足的採光 |
陽台 | 各層均設有轉角陽台,提升建築的立體感 |
屋頂 | 坡度較緩,以紅瓦鋪設,營造中國宮廷的氛圍 |
歷史沿革
九運樓建於日治時期,當時稱作「鐵道部宿舍」。1945 年台灣光復後,曾作為中華民國鐵道部員工宿舍。1958 年,台北市政府將其徵收,作為警察分局使用。1988 年,九運樓被指定為市定古蹟。2001 年,台北市政府將其修復並開放參觀。
截至 2023 年,九運樓仍作為古蹟展示用途。其內部設有台北市立美術館的「日式宿舍 28 號典藏庫平房」,展示與 九運樓相關的歷史文物和藝術品。此外,九運樓也作為各類展覽、活動和婚禮舉辦場地。
文化意義
九運樓作為台北近代化發展的見證,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化意義。其建築特色融合歐亞風格,展現當時流行的裝飾藝術潮流。此外,九運樓見證了台北警察制度的變革,以及戰後台北都市發展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