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乳突骨突出的成因


原因 | 特徵 | 處理方式 |
---|---|---|
正常生理現象 | 雙側乳突發育不一致,無症狀 | 無需處理 |
急性化膿性中耳乳突炎 | 單側乳突明顯凸起、紅腫、壓痛 | 及時手術治療 |
慢性化膿性膽脂瘤型中耳乳突炎 | 單側乳突外凸,長期反覆外耳道流膿,有惡臭味 | 保守治療,消除淋巴結腫大 |
乳突骨瘤、骨化纖維瘤 | 表面光滑、質地堅硬,無不適感 | 手術切除 |
顳骨纖維異樣增生症 | 外耳道骨性腫塊 | 視情況治療 |
二、其他相關説明
- 乳突骨突出通常無需特殊處理,但若伴有症狀應及時就醫檢查。
- 過瘦者乳突骨突起可能更明顯,但無病理性意義。
- 乳突骨突出於耳後正常解剖構造,並非病理性表現。
- 乳突炎可導致乳突骨突出,多見於中耳炎導致引流不暢的情況。
乳突骨突出:耳後常見的骨性突起
乳突骨突出是位在耳後 mastoid 骨上的骨性突起,可透過觸診或耳鏡檢查發現。它是由耳後骨氣室擴張而形成,通常在出生後 1-2 年內出現。以下介紹乳突骨突出的相關資訊:
解剖構造
- 乳突骨突屬於顳骨的一部分,位於耳後 mastoid 骨
- 由許多小空腔(乳突氣室)擴張而成形成一個較大的空腔
- 覆蓋著一層緻密的皮質骨
功能
- 加強耳部結構的穩定性
- 保護內耳免受外力傷害
- 提供肌肉附著點,協助耳部運動
臨牀意義
症狀和體徵
- 乳突疼痛
- 局部壓痛和腫脹
- 耳後皮膚紅腫
- 耳漏(膿性或血性)
- 發燒、寒顫
診斷
- 病史詢問:瞭解症狀的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
- 身體檢查:觸診乳突骨,檢查是否有疼痛、腫脹或壓痛
- 影像學檢查:電腦斷層掃描 (CT) 或磁振造影 (MRI) 可確認乳突氣室的感染或其他病變
治療
- 抗生素:用於治療因細菌感染引起的乳突炎
- 手術:若抗生素治療無效或感染嚴重,可能需要透過乳突切開術或乳突成形術進行引流和清除感染組織
- 長期追蹤:治癒後需要定期追蹤,以監控是否有併發症
乳突切開術
乳突切開術是一種手術,用於引流乳突氣室的膿液或其他感染物質。步驟如下:
步驟 | 描述 |
---|---|
切開 | 在乳突骨後方進行切口 |
鑽開 | 使用鑽頭或鑽孔針鑽開乳突骨皮質 |
引流 | 清除感染組織和膿液 |
填塞 | 使用紗布或引流管填塞傷口 |
沖洗 | 定期沖洗傷口,直到感染清除 |
併發症
乳突骨炎的併發症包括:
- 顱內膿瘍:感染擴散至腦部
- 腦膜炎:感染擴散至腦膜
- 面神經麻痺:感染導致支配面部表情肌肉的面神經受損
預後
乳突切開術:手術後大多數患者都能康復,但可能需要長期追蹤以預防併發症。
乳突炎:預後取決於感染的嚴重程度和介入治療的時機。及早診斷和治療可改善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