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由另一方面到這一方面, 與往, 去相對
釋義:
釋義 | |
---|---|
來往 | 到處走動, 不停留 |
過來 | 從另一方面來到這一方面 |
歸來 | 回到原處 |
將來 | 以後 |
來日方長 | 未來的時間很長 |
來頭 | 某人的背景, 來歷 |
來動 | 動手做某事 |
來過 | 曾經到過某處 |
來鴻意思:一窺信件的意義與演變
來鴻釋義
來鴻一詞在中文中意指來信或信件。其由來可追溯至古代,人們常用「鴻雁」來比喻書信往來。
來鴻的歷史演變
朝代 | 釋義 | 緣由 |
---|---|---|
西周 | 鴻雁為信使,傳遞消息 | 《詩經·小雅·鴻雁》:「鴻雁於飛,肅肅其羽,之子於歸,遠送於野。」 |
漢代 | 書信往來 | 班固《漢書·嚴延年傳》:「今四通八達通譯路,鴻飛冥冥,音問絕絕。」 |
唐代 | 指書信詩詞 | 李白《與韓荊州書》:「鴻鴻遠寄,幸承節過。」 |
宋代 | 代稱詩詞 | 蘇軾《和陶贈馮島書》:「芝蘭交結,來鴻每到。」 |
元代 | 指信件 | 耶律楚材《湛然居士集·與李處機書》:「來鴻告警,惻怛之中,不暇詳聞。」 |
明代 | 指信件 | 萬曆《三才圖會·器用類》:「來鴻者,書信也。」 |
清代 | 指詩詞或信件 | 王士禛《漁洋詩話》:「潘次耕,始傳未見,好事家來鴻。」 |
現代 | 指信件 | 已通用於各種場合,表示書信。 |
來鴻的運用
來鴻一詞廣泛運用於各種場合,表示信件或書信往來。例如:
- 家書抵萬金:遠行者的來鴻對家人來説無比珍貴。
- 鴻雁傳情:戀人之間的書信往來,寄託著濃濃情意。
- 鴻雁來去:比喻書信往來的頻繁。
- 鴻音杳渺:形容信件久久未到,音訊全無。
來鴻與信件的區別
現今,「來鴻」一詞常與「信件」同義,但兩者在用法上仍有細微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