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
引言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名言,出自北宋文士范仲淹的《嶽陽樓記》。它表達了中國士人心懷天下、捨己為人的高尚情懷。
范仲淹其人


范仲淹(989-1052),北宋名臣、思想家。他幼年喪父,家境貧寒,卻勤奮好學,立志報國。曾任參知政事(相當於宰相),發起「慶曆新政」,旨在革除積弊、富國強兵。
「先天下之憂而憂」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是范仲淹個人座右銘的體現。他認為,身為知識分子,應當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這種情懷,不僅體現在他為官清廉、造福一方,也貫穿於他的文學創作中。
《嶽陽樓記》
後世影響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精神,深刻地影響了中國歷史。宋代以後,許多名臣忠士都以此為準則,為國效力。如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豪言壯語,岳飛「精忠報國」的誓言,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不朽名句,皆體現了這一精神。
歷史評價
范仲淹道德高尚,為官清正,受到後世敬仰。清代學者紀曉嵐稱讚他:「行求無愧於聖賢,學求有濟於天下,古之所謂大儒者,有體有用,不過如此。」
霍去病的「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霍去病,西漢名將。他領兵深入大漠,斬殺匈奴十萬餘人,立下赫赫戰功。但他拒絕漢武帝賞賜的府第,説道:「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這句話表達了他以國事為重、報效祖國的赤子情懷。
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宋朝忠臣。他在「過零丁洋」一詩中寫道:「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句話表明,他寧死不降、為國獻身的堅定決心。
嶽飛的「精忠報國」
嶽飛,宋朝名將。他領兵抗金,英勇無畏。他在《滿江紅》一詞中寫道:「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這句話表達了他收復失地、報效祖國的壯志豪情。
於謙的「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
於謙,明朝忠臣。他在《石灰吟》一詩中寫道:「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這句話體現了他為國盡忠、視死如歸的高尚情操。
老子、孔子的名言
老子説:「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孔子説:「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這些名言都表達了不追求物質享受、以道德修養為重的觀念。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在《嶽陽樓記》中寫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表達了知識分子應當憂國憂民、以國家利益為重的思想。這種情懷,一直鼓舞着中國人為國奉獻,為民族復興而奮鬥。
范仲淹其人
范仲淹(989-1052),北宋名臣、思想家。他幼年喪父,家境貧寒,卻勤奮好學,立志報國。曾任參知政事(相當於宰相),發起「慶曆新政」,旨在革除積弊、富國強兵。
表格:范仲淹和其同時代人物的經典名言
人物 | 名言 | 背景 |
---|---|---|
范仲淹 |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 《嶽陽樓記》 |
霍去病 |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 率兵深入大漠,斬殺匈奴十萬餘人 |
嶽飛 | 精忠報國 | 領兵抗金,英勇無畏 |
文天祥 |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過零丁洋》一詩 |
於謙 |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 | 《石灰吟》一詩 |
老子 | 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 | 《道德經》 |
孔子 |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 《論語》 |
先憂後樂:以天下之憂為己任的人格特質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物,是歷史上受人敬仰的一類人。他們心繫家國,以天下蒼生為己任,先考慮天下的憂慮,再享受天下的快樂。這種情懷,展現的是一種高尚的道德境界和博大的胸襟。
先憂後樂的人物特質
1.憂國憂民:心繫國家安危和人民福祉,將天下憂慮視為己任。
2.無私奉獻:甘於犧牲個人利益,為國家和社會做出無私貢獻。
3.胸懷寬廣:包容萬象,胸懷天下,以天下蒼生為念。
4.悲天憫人:同情弱者,感懷時局艱難,心繫黎民百姓。
5.勇於擔當:臨危不懼,勇於承擔責任,解決國家和社會問題。
先憂後樂的歷史人物
人物 | 事蹟 |
---|---|
范仲淹 | 以天下興亡為己任,憂國憂民,積極變法改革 |
諸葛亮 |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蜀漢政權鞠躬盡瘁 |
嶽飛 | 精忠報國,抗金衞國,以身殉國 |
文天祥 | 民族氣節凜然,拒絕投降,從容就義 |
林則徐 | 嚴禁鴉片,保家衞國,被稱「民族英雄」 |
先憂後樂的現代意義
先憂後樂的精神在現代社會仍具有重要的意義:
1.公德意識:倡導將國家和社會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培養公德意識。
2.社會責任:激勵公民履行社會責任,積極參與社會建設。
3.愛國熱忱:喚醒愛國熱情,凝聚民族意識,團結一心共克時艱。
4.道德楷模:樹立先憂後樂人物的道德榜樣,引領社會風尚。
延伸閲讀…
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結論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物,以其無私奉獻、心繫蒼生的高尚情操,為世人樹立了崇高的道德典範。這種精神歷久彌新,在現代社會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激勵我們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