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天八卦不僅是時間和空間的象徵,更與人體各部位相呼應,古人將八卦與中醫五臟六腑結合,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望診方法。


八卦方位 | 人體部位 | 對應臟腑 |
---|---|---|
乾 | 頭部 | 腦 |
坤 | 腹部 | 脾胃 |
震 | 左頰 | 肝膽 |
巽 | 左太陽穴 | 肝膽 |
坎 | 下頜 | 泌尿生殖 |
離 | 額頭 | 心血管、眼 |
兑 | 右頰 | 呼吸、大腸 |
艮 | 右太陽穴 | 胃腸、泌尿生殖 |
除了八卦與人體部位對應之外,還有以下關係:
- 乾卦:頭,尊貴,首領。
- 坤卦:腹,寬廣,容納。
- 震卦:足,動,走路。
- 巽卦:股,力,投入。
- 坎卦:耳,腎臟,聰明智慧。
- 離卦:目,心血管,明堂。
- 兑卦:口,呼吸,貧血。
- 艮卦:手,皮膚,甲狀腺。
此外,河圖洛書也是後天八卦演變的基礎,其中河圖代表星象分佈,而洛書則顯示脈絡變化,它們共同構成了後天八卦的理論和實踐應用。
八卦身體部位:深入瞭解人體的對應關係
八卦身體部位是指傳統中醫理論中對人體各部位與八卦方位相應的劃分。根據此理論,身體不同部位與不同的八卦卦象對應,並有其獨特的生理和病理特徵。
八卦方位 | 身體部位 | 臟腑 | 情志 | 病理 |
---|---|---|---|---|
乾 | 頭部 | 腦 | 果斷 | 頭痛、眩暈 |
坤 | 腹部 | 脾胃 | 沉穩 | 胃痛、腹瀉 |
離 | 眼 | 心 | 喜悦 | 眼疾、心火 |
坎 | 耳 | 腎 | 恐懼 | 耳鳴、腎虛 |
震 | 足 | 肝 | 憤怒 | 肝病、足痛 |
巽 | 手 | 肺 | 憂慮 | 肺病、手腳麻木 |
艮 | 背 | 脾 | 焦慮 | 背痛、脾虛 |
兑 | 口 | 肺 | 説話 | 咳嗽、口瘡 |
不同卦象與身體部位的對應
乾(頭部):乾卦代表天、頭部。頭部主管思維、控制肢體運動,與腦部密切相關。
坤(腹部):坤卦代表地、腹部。腹部容納脾胃等臟腑,負責消化、吸收和排泄。
離(眼):離卦代表火、眼。眼睛與心臟相通,反映心臟健康狀況。
坎(耳):坎卦代表水、耳。耳朵與腎臟相關,聽力好壞與腎氣盛衰有關。
震(足):震卦代表雷、足。足部與肝臟相應,肝火過旺或肝氣不足會導致足部問題。
巽(手):巽卦代表風、手。手部與肺臟相通,肺氣充沛則手部靈活。
艮(背):艮卦代表山、背。背部與脾臟相關,脾虛體弱會導致背部痠痛。
兑(口):兑卦代表澤、口。口與肺臟相應,肺氣虛弱會出現口乾、咳嗽等症狀。
八卦身體部位與疾病的關係
根據八卦理論,不同八卦方位相應的身體部位容易出現對應的疾病。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