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與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是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和瑤光組成,合稱為鬥。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組成為鬥身,稱為魁;玉衡、開陽、瑤光組成為斗柄,稱為杓。北斗星在不同的季節和夜晚不同的時間,出現於天空不同的方位。古人根據初昏時斗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輔星即大熊座80,又稱左輔,是開陽的伴星。古時候軍隊測試士兵的視力就曾經用過這對雙星。
開陽是個著名的雙星,它的主星是開陽,伴星是大熊座80。輔星即大熊80,專名“輔”。大熊80與主星開陽角距:11\’49″,亮度3.95等。
大熊座ε是玉衡,又名廉貞星。它是大熊座最亮的恆星,也是夜空中第31亮的恆星。玉衡位於北斗七星的手柄中,離鬥口最近。
大熊座δ是天權,又名文曲星。它與天樞一起可以作為尋找北極星的“指針”。天權是一顆藍白色的次巨星,視星等為2.3。
大熊座γ是天璣,又名祿存星。它是一顆藍白色的恆星,視星等為2.4。
大熊座β是天璇,又名巨門星。它是一顆藍白色的恆星,視星等為2.4。
大熊座α是天樞,又名貪狼星。它是一顆藍白色的恆星,視星等為2.4。
大熊座ζ是開陽,又名武曲星。它與輔星組成著名的雙星。開陽的視星等為2.4。
大熊座η是搖光,又名破軍星。它是斗柄最末端的一顆恆星,視星等為2.4。
北斗星中的天璇、天樞兩星可以指向北極星。通過鬥口的兩顆星連線,朝鬥口方向延長約5倍遠,就找到了北極星。北極星是北半球夜空中唯一不變化的亮星,常被用作指引方向和定位的標誌。
總之,北斗七星和輔星都是大熊座中的重要天體,在中國古代文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被用於季節判斷、視力測試和天體導航等方面。
北斗七星 | U2000 |
---|---|
天樞 | Chart 24, Vol 1 |
天璇 | Chart 46, Vol 1 |
天璣 | Chart 47, Vol 1 |
天權 | Chart 47, Vol 1 |
玉衡 | Chart 48, Vol 1 |
開陽 | Chart 48, Vol 1 |
搖光 | Chart 49, Vol 1 |
北斗七星是哪個星座的一部分?
北斗七星是哪個星座的一部分?
北斗七星,也稱勺子星,是中國古代著名的一個星官,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和瑤光七顆星組成。因其形狀似北斗而得名。那麼,北斗七星是哪個星座的一部分呢?
北斗七星所屬的星座:大熊座
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一部分,大熊座是一個位於北半球的星座,也是全天範圍內可見性最好、面積最大的星座之一。其英文名為Ursa Major,意為“較大的熊”,與南半球的小熊座相對應。大熊座形狀似熊,北斗七星構成熊的尾巴。
北斗七星在星座中的位置
北斗七星位於大熊座的北部,也是大熊座中最顯著的星官。北斗七星的七顆星呈勺形排列,勺柄指向北極星。北斗七星與北極星之間的距離約為30度,因此可以通過尋找北斗七星來確定北極星,從而判斷方向。
北斗七星的用途
北斗七星自古以來一直被用作導航和時間指示的工具。
- 北斗七星的七顆星的亮度不同,其中天樞和瑤光最亮,玉衡最暗。
- 北斗七星的勺柄指向北極星,但與北極星之間並不重合。
- 北斗七星中只有天樞和瑤光不是雙星或多星系統。
北斗七星相關名詞解釋
名詞 | 解釋 |
---|---|
星官 | 中國古代把天上的星星按形狀和位置劃分的區域 |
勺形星 | 形狀像勺子的星官,北斗七星就是一個勺形星 |
北斗七星 | 大熊座中的一個勺形星官,由七顆星組成 |
大熊座 | 全天範圍內面積最大的星座之一,北斗七星位於大熊座內 |
北極星 | 北半球天空中位置幾乎不變的一顆恆星,可以用來判斷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