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音樂律制與十二律
[黃鐘音]與[律呂]為古代音樂律制的兩大核心概念。
十二律將八度音程分為12個半音音階的律制。這些半音從低到高依序為:
順序 | 半音 |
---|---|
1 | 黃鐘律(基準音) |
2 | 大呂律 |
3 | 太簇律 |
4 | 夾鍾律 |
5 | 姑洗律 |
6 | 仲呂律 |
7 | 蕤賓律 |
8 | 林鐘律 |
9 | 夷則律 |
10 | 南呂律 |
11 | 無射律 |
12 | 應鐘律 |
十二律中,奇數為陽律,稱作「律」,偶數為陰律,稱作「呂」。
黃鐘音是基準音,相當於西方的C大調。其他半音音階皆根據黃鐘音的音準推算。
十二律呂:古代中國音樂理論的基石
「十二律呂」是古代中國音樂理論中的一套音律體系,對於中國音樂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它包含了 12 個音符,分別是:黃鐘、大呂、太簇、夾鐘、姑洗、中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和應鐘。
理論基礎
十二律呂的理論基礎源於《周禮·春官·大師》一書中記載的「八音」。八音指的是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類樂器。古代樂師通過觀察和研究不同樂器的音高關係,發現了八度音程的規律,即兩個音之間的頻率比為 2:1。
十二音的劃分
基於八度音程的規律,古代樂師將一個八度音程劃分成 12 個相等的部分,每個部分稱為「律」。12 個律排列組合,便形成了 12 個音符。其中,黃鐘為基準音,其他音符與黃鐘音的頻率比為:
| 音名 | 黃鐘 | 大呂 | 太簇 | 夾鐘 | 姑洗 | 中呂 | 蕤賓 | 林鐘 | 夷則 | 南呂 | 無射 | 應鐘 |
|—|—|—|—|—|—|—|—|—|—|—|—|
| 頻率比 | 1 | 9/8 | 5/4 | 4/3 | 3/2 | 5/3 | 15/8| 2 | 9/5 | 5/3 | 15/8| 2 |
呂律法
十二律呂又分為「呂律法」和「十二平均律」兩種。呂律法是根據五度相生律原理推導出來的,其特點是每個五度音程的頻率比為 3:2。十二平均律則將一個八度音程平均劃分成 12 個半音,每個半音之間的頻率比為 12:11。
用途
十二律呂在古代中國音樂中有着廣泛的用途,包括:
- 定音:十二律呂規範了樂器的音高,確保了不同樂器之間的協調。
- 創作:樂師根據十二律呂創作音樂,形成了豐富多樣的曲調和旋律。
- 祭祀:十二律呂與中國古代的祭祀禮儀密切相關,不同音律代表着不同的神靈和儀式。
- 治病:古代醫學認為,十二律呂與人體的五臟六腑相應,通過音樂可以調和人體的平衡,達到治病的目的。
歷史演變
十二律呂自春秋戰國時期形成以來,經歷了不斷的演變和發展。秦漢時期,呂律法的影響力逐漸衰弱,十二平均律開始興起。隋唐時期,十二平均律得到官方認可,成為音樂理論的主流。宋元之後,十二平均律逐漸演變為現代音樂中的十二半音體系。
現代意義
儘管十二律呂在現代音樂中已經不再是主流音律體系,但它作為古代中國音樂理論的代表,在音樂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它不僅反映了中國古代人民對音樂的高度理解,也為後世音樂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延伸閲讀…
中國文化通識|古代十二律是甚麼?
十二律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