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之稱謂演變
清代
- 1683 年,大清征服台灣,冠以「台灣」府名。
明代
- 鄭成功時期,稱本島為「東寧」。
- 鄭氏佔領一鯤身(今安平)後,改稱「安平鎮」。
- 鄭氏之前,一鯤身稱作「台灣」,熱蘭遮城稱作「台灣城」,附近街區稱作「台灣街」。
荷蘭統治時期
- 熱蘭遮城所在的沙洲名為「大員」,台語發音引申為「台灣」之名。
- 1603 年,《東番記》首見「大員」之稱。
日本統治時期
- 連橫認為「台灣」一名源自「埋冤」。
- 翁佳音推測源自「大灣」。
葡萄牙時期
- 1544 年,葡萄牙稱台灣為「福爾摩沙」(美麗島)。
- 廈門版《坤輿全圖》將「Fremosa」標示於琉球島鏈南端,翁佳音懷疑當時並非特指台灣。
中國史籍
- 7 世紀,出現東方海中「流求」之説。
- 11 世紀,海外地圖出現「流求」,位置不明。
- 1372 年,明太祖遣使諭告琉球國,出現「大琉求」(琉球)和「小琉求」之分,小琉求位置不明。
- 16 世紀後期,證實「小琉求」為台灣,用作琉球航線上的導航點。
日本史籍
- 稱呼台灣為「高砂」、「高砂國」或「高山國」,取自「打狗山」之音譯。
- 《異國渡海御朱印帳》中,稱台灣為「高砂國」,假名表記「タカサゴ」。
台灣原住民語
- 大武壠族(西拉雅族分支)的台窩灣社,意為「交會之地」或「濱海之地」。
- 荷蘭人沿用此名音譯為「Teyoan」、「Taioan」等。
- 閩南人轉寫漢字為「大員」、「大苑」、「台員」、「台灣」、「大灣」或「台窩灣」。
時期 | 稱謂 | 出處或來歷 |
---|---|---|
清代 | 台灣 | 府名 |
明代 | 東寧 | 鄭成功時期 |
明代 | 安平鎮 | 鄭成功時期 |
明代 | 台灣 | 熱蘭遮城所在街區 |
荷蘭時期 | 大員 | 熱蘭遮城所在沙洲 |
日本時期 | 台灣 | 地名考證 |
葡萄牙時期 | 福爾摩沙 | 美麗島 |
中國史籍 | 流求 | 方位不明 |
中國史籍 | 大琉求 | 琉球國 |
中國史籍 | 小琉求 | 台灣(導航點) |
日本史籍 | 高砂 | 打狗山音譯 |
原住民語 | 台窩灣 | 交會之地或濱海之地 |
台灣地名的由來
引言
台灣地名的由來見仁見智,不同的起源説法反映了其豐富的歷史和文化背景。本文將探討六種常見的台灣地名由來説法,並彙整於下表中。
台灣地名的由來説法
説法 | 起源 | 歷史背景 |
---|---|---|
荷蘭人稱之為Tayouan | “Tapung”(沙線)或”Taioan”(平埔族部落) | 荷蘭東印度公司佔領時期 |
鄭成功稱之為東寧 | “東”(台灣在中國東邊)和”寧”(安寧) | 鄭氏王朝時期 |
清領時期稱之為台灣 | “台員”(平埔族部落)和”灣”(海灣) | 清朝收復台灣後 |
日治時期稱之為台灣 | 沿用清朝地名,並有「皇民化」措施 | 日本殖民時期 |
戰後時期稱之為台灣省 | 延續日治時期地名,並有「非軍事化」措施 |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 |
現今稱之為中華民國(台灣) | 沿用台灣省地名,納入國號反映政治現狀 | 中華民國政府推行「中華民國是台灣」政策 |
荷蘭人稱之為Tayouan
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安平設置貿易據點,並將其稱為Tayouan。一種説法認為此名稱來自平埔族西拉雅族的「Tapung」,意為「沙線」;另一種説法來自附近的平埔族馬卡道族的「Taioan」,意為「低窪的區域」。
鄭成功稱之為東寧
1661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後,將台灣改名為東寧。其中,「東」指台灣位於中國東方;「寧」意為安寧。此名稱反映了鄭氏王朝對台灣的治理願景,希望帶來安定與繁榮。
清領時期稱之為台灣
1683年,清朝收復台灣後,將其更名為台灣。此名稱源自平埔族西拉雅族的「台員」,意為一個「種植芋頭」的地方。另外,清朝將澎湖列島與台灣合併管理,並合稱「台灣府」。
日治時期稱之為台灣
1895年,日本取得台灣統治權後,沿用了清朝的「台灣」地名。同時,日本政府推行皇民化政策,對台灣的既有地名進行修改或刪除,以強化日本統治的正當性。
戰後時期稱之為台灣省
1945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將其定位為「台灣省」,並沿用了日治時期的「台灣」地名。當時,台灣省包含了台灣本島、澎湖列島、金門和馬祖,但金門和馬祖後於1992年升格為省轄市。
現今稱之為中華民國(台灣)
目前,台灣的正式國號為「中華民國」,但近年來政府推動「中華民國是台灣」政策,將「台灣」納入國號中使用,以反映台灣的實際政治現狀和國際身分。
延伸閲讀…
台灣名稱由來
從台灣地名見證歷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