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學習在金門教育中的推進
金門當局教育委員會主任黃雅芬表示,基於“生生用平板”項目,縣政府於三月成立“數字化學習推進辦公室”,為全縣中小學校採購了 6000 台平板電腦。加上近年來教育部的移動裝置補助,確保實現了“人人有平板”的目標,讓金門學子通過數字化學習,提高學習主動性和競爭力。


去年,疫情導致許多班級必須居家上課。有些地區因突發事件,老師倉促開始線上授課。然而,數字化教學並不僅僅是將黑板授課轉換為線上,或使用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觸控大屏等設備。“顛覆傳統教學,達到‘學生先學、老師後教’的上課模式,才是數字化教學的核心。” 金門教育委員會學管科科長許湞菱指出。
數字化學習的軟件方面,首先是今年初上線的“金斗雲”智慧校園 App。家長可以通過其中的電子聯繫簿、公告推送等功能,及時瞭解孩子的狀況,還能通過線上繳費系統繳納學雜費。未來還將建設“金斗雲 – 教學平台”,整合各種數字化教學工具和現有教學平台,讓師生通過這個平台進行數字化學習,省去重複登錄各種賬號的麻煩。
曾獲得教育部移動學習“優秀學校”獎的金湖小學是 106 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優勝團隊。時任教務主任的楊玉蘭開發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探究課程,使用平板等裝置,將繪圖、影音剪輯等 App 融入教學。
本學期,楊玉蘭更協同方玲琳老師開設了“專題探究實驗場”,帶領學生從讀報探究 SDG 議題,用平板查找資訊,運用 Padlet App 整合小組報告。看到學生學會用科技拓展視野,她表示,如果實驗成功,未來可能會擴大到其他班級。
表格:金門數字化學習推進舉措
舉措 | 內容 |
---|---|
成立數字化學習推進辦公室 | 採購 6000 台平板電腦 |
推出“金斗雲”智慧校園 App | 提供電子聯繫簿、公告推送、線上繳費功能 |
建設“金斗雲 – 教學平台” | 整合數字化教學工具與教學平台 |
開設“專題探究實驗場” | 使用平板查找資訊、整合同組報告 |
核心概念
學習模式:
* 學生自學
* 組內共學
* 組間互學
* 教師導學
數字化學習優勢:
* 提升學習主動性
* 增強競爭力
四學是什麼
四學,又稱「四聖諦」,是佛教修行的根本教義,由佛陀於菩提樹下悟道後首度宣説。四學是:苦、集、滅、道,代表著人生的苦諦、苦集諦、苦滅諦和苦滅道諦。
四學的內涵及説明
四諦 | 內涵 | 説明 |
---|---|---|
苦諦 | 世間皆苦 | 世間的一切事物都伴隨著痛苦、不圓滿和不如意,包括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藴熾盛等。 |
集諦 | 苦的根源 | 痛苦的根源來自於我們的貪、嗔、痴、慢、疑等煩惱。這些煩惱會讓我們產生種種不善的行為,導致苦果的產生。 |
滅諦 | 痛苦的解脱 | 痛苦是可以滅除的,最終達到寂滅安樂的境界。這個境界稱為「涅槃」。 |
道諦 | 滅苦的方法 | 透過「八正道」如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等,逐步斷除煩惱,達到涅槃的境界。 |
四學的修持
四學的修持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 認識苦諦:承認並正視世間的苦。
- 斷除集諦:根除煩惱,停止產生苦果。
- 證悟滅諦:體悟涅槃的安樂。
- 實踐道諦:依循八正道,徹底滅除煩惱,斷絕一切苦因。
四學與佛法修行的重要性
四學是佛法修行的核心教義,是理解佛陀教義的基礎。透過四學,我們可以瞭解人生的本質,找出痛苦的根源,並找到解脱苦惱的方法。四學的修持幫助我們放下執著、消減煩惱,最終達到身心自在、解脱自在的究竟境地。
延伸閲讀…
生生用平板金門「四學」落實數位學習 – 聯合學苑
自主學習者科技輔助自主學習計畫交流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