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山飯店百年三爪金龍噴泉金龍斷頭
圓山飯店坐擁風水寶地,被譽為「龍尾穴」。前身為日治時期的台灣神社,日本天皇曾在此興建神社,後改名為台灣神宮,卻在儀式前發生軍機墜毀,象徵日治走到尾聲。


依民俗觀念,三爪金龍受損乃警訊,建議盡快修復,以護佑飯店及周邊地區安全。
飯店內百年金龍遭天花板掉落擊中,造成龍身斷裂。金龍自日治時期流傳至今,乃罕見的三爪金龍,象徵著龍尾穴穴眼。
專家指出唐、宋、遼、金、元多為三爪龍,明、清多為四爪或五爪。日本自唐代與中國往來密切,三爪龍可能由中國傳入。
圓山飯店採用宮殿式建築,處處可見龍形雕刻,共有二十餘萬條龍。其中位於金龍廳的三爪金龍,擁有百年歷史,是飯店標誌性建築之一。
1956年興建的金龍廳,維護不易。此次天花板掉落壓壞金龍,所幸損壞不嚴重,預計一周內可修復。
1956 | 金龍廳興建 |
---|---|
1987 | 百年銅龍鍍金,盤旋於中國山水造景庭園 |
— | — |
二戰後 | 台灣大飯店於神社原址興建 |
— | — |
1973 | 圓山飯店以中國宮殿式建築呈現 |
— | — |
1944 | 神社改名台灣神宮,準備祭祀天照大神 |
— | — |
1901 | 台灣神社興建 |
— | — |
? | 唐、宋、遼、金、元多為三爪龍 |
— | — |
? | 明、清多為四爪或五爪龍 |
— | — |
圓山飯店 龍:台灣的象徵與文化瑰寶
圓山飯店,屹立於台北市劍潭山麓,是台灣最標誌性的建築之一。其雄偉的龍形屋頂,不僅象徵了飯店的高貴地位,更成為了台灣文化的重要符號。
圓山飯店的由來
圓山飯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52年,當時台灣國民政府為了接待來台的國際友人,而聘請了著名建築師王大閎設計一座豪華的旅館。王大閎採用了傳統中國宮殿建築風格,並融合了西方現代建築技術,創造出了圓山飯店獨特的外觀。
圓山飯店的龍形屋頂,由26條黃色琉璃瓦龍組成,蜿蜒盤旋於屋頂之上,威武壯觀。屋頂兩端各有一顆巨大寶珠,象徵著日月同輝。飯店的整體設計,氣勢恢宏,莊嚴肅穆,成為台北市最著名的地標之一。
圓山飯店的文化意義
圓山飯店不僅是一座建築,更是台灣文化的重要符號。其龍形屋頂,象徵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龍鳳呈祥,祈求吉祥如意。飯店內部裝潢,也處處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如雕樑畫棟、傳統花窗等。
圓山飯店曾經見證過無數歷史大事,如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台、1981年李登輝出任總統等。飯店也成了台灣政商名流宴客的場所,承載著許多重要的文化活動。
圓山飯店的建築特色
建築特色 | 特點 |
---|---|
屋頂 | 龍形屋頂,由26條黃色琉璃瓦龍組成,兩端各有一顆巨大寶珠 |
外牆 | 紅色磚牆,飾有綠色琉璃瓦裝飾 |
柱子 | 圓柱狀,參照北京故宮太和殿的樣式 |
屋簷 | 層層疊疊,飛簷翹角,採用中國傳統宮殿建築風格 |
內部裝潢 | 採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如雕樑畫棟、傳統花窗等 |
圓山飯店的現狀
經過多年的歷史變遷,圓山飯店在2009年進行了大規模整修,恢復了昔日的風華。飯店內部設施齊全,包括總統套房、宴會廳、餐廳、酒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