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 內容 |
---|---|
別稱 | 福德正神、福德老爺、福德爺公、土地公公、土地爺爺、土地公伯、土地伯、土地伯公、大伯公、土地神、土地爺、地主(子)公、后土、社神、社公、社君 |
類型 | 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 |
地位 | 道教諸神中地位較低的神祇 |
信仰區域 | 漢族地區及受漢文化影響的民族 |
祭祀時間 | 每月初二、十六的作牙日 |
由來 | 對大地的敬畏與感恩,起源於社稷 |
職能 | 保護鄉裏安寧平靜、保佑農業收成、生意順利、旅客平安、守護墳墓 |
形象 | 長者形象,服飾 varying根據地區不同 |
持物 | 手持金元寶或銀錠、枴杖或如意 |
官帽 | 丞相帽或員外帽,少數為狀元帽 |
坐騎 | 虎 |
住所 | 土地廟 |
祭拜供品 | 花生、麻糬、酒、三牲、水果 |
祭拜時間 | 當日上午八點到下午四點以前 |
祭拜禁忌 | 家裡有喪事或女人生理期者不能拿香祭拜 |
地主公生日 – 信仰與民俗的盛會
地主公生日,亦稱土地公誕,是台灣民間信仰中重要的節慶。相傳地主公生日為農曆二月初二,在這一天,全台各地都會舉辦盛大的慶祝活動,以表達對地主的感恩與尊敬。
慶祝活動
地主公生日慶祝活動的內容豐富,主要包括:
- 祭拜儀式:信徒會準備牲禮、供品和香燭,前往地主廟祭拜地主公,祈求平安順遂、事業興盛。
- 香火巡遊:一些地主廟會舉辦香火巡遊活動,將地主公的香火迎請出廟,遶境巡遊祈福。
- 神偶出巡:部分廟宇還會舉行神偶出巡儀式,將地主公的神像請出廟,接受信徒參拜和祈願。
- 酬神戲:許多地主廟也會請戲團演出酬神戲,感謝地主公庇佑並娛樂信眾。
- 平安餐:信徒們會準備豐盛的平安餐,與親朋好友共食,祈求平安健康。
民俗傳説
關於地主公生日的由來,相傳有以下幾種民間傳説:
民間傳説 | 地主公身分 | 生日由來 |
---|---|---|
唐朝宰相 | 張員外 | 農曆二月二日蒙受皇帝賜福 |
宋朝將軍 | 陳將軍 | 農曆二月二日立功升遷 |
守護靈界 | 無名靈魂 | 農曆二月二日奉玉帝之令守護土地 |
這些傳説的真實性雖無法考證,但反映了台灣民間對地主公的信仰與傳承。
信仰意義
地主公是台灣民間信仰中最重要的神祇之一,掌管土地、財富和居家安全。地主公生日不僅是慶祝地主的誕辰,更象徵著信徒對土地、財富和家庭的重視。通過祭拜和慶祝活動,信徒表達了對地主的敬意與感恩,祈求庇佑和賜福。
延伸閲讀…
拜土地公怎麼拜?土地公愛吃什麼水果供品?祭拜流程時間 …
壬寅年農曆三月廿九土地公生日土地公哪天生日搞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