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論
天干地支,秉古建曆之便,為六十進位之表識。
干支紀時
商代甲骨文載干支,古人表序年時。六十對甲子,天干轉六,地支轉五,迴圈不間。
干支紀年
王莽推行干支紀年,東漢後期通行。每週期六十載,甲子為首,輪迴無盡。
干支紀月
唐代始配月幹,紀月除月建外,用於八字。
干支紀日
甲骨文已有干支紀日,約合兩小時。
干支符號起源
傳黃帝臣製干支,象五行之意。
干支應用
古人用干支紀時,後及地圖、方位,符號寓意深遠。
干支特點
干支與立春相連,歲首非農曆年初。
干支週期
甲子至癸亥,共六十對。
干支循環
週期終,甲子續始。
干支表序
天干十,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十二,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變通
太平天國改“醜”為“好”,改“卯”為“榮”。
干支意義
六十年為一甲子,可代表「天運歲次」。
干支計算
西元後三年為癸亥年,西元前八年為癸丑年,西元前二年為己未年。
干支與儒略曆
儒略曆八十年,配一甲子。
干支與格里曆
格里曆八千年,配一甲子。
干支與華夏曆
華夏曆歲首為立春,而非農曆正月。
干支與時辰
天干六,地支五,配成六十,週而復始。
干支與歲差
西元前太歲紀年,干支僅標辰位。
天干地址:古代中國的時空定位系統
引言
天干地址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時空定位系統,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組合而成,用於紀年、紀月、紀日和紀時。這套系統不僅歷史悠久,而且至今仍廣泛應用於傳統文化和民俗活動中。
十天干
十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每個天干對應一個數,甲為1,癸為10,以此類推。天干還與五行相配,甲乙為木,丙丁為火,戊己為土,庚辛為金,壬癸為水。
十二地支
十二地支包括: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個地支對應一個動物,子為鼠,醜為牛,寅為虎,以此類推。地支也與五行相配,子醜為水,寅卯為木,辰巳為土,午未為火,申酉為金,戌亥為土。
延伸閲讀…
天干地支(中國古代紀年曆法)
干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天干地支組合
天干和地支按固定的順序組合,形成六十個甲子。甲子、乙丑、丙寅…辛亥、壬子,依此循環。每個甲子代表一年,古代中國以甲子為起始,紀年由「建子月」(通常在公曆的1月)開始。
天干地址的應用
天干地址在古代中國有著廣泛的應用,包括:
應用 | 用途 |
---|---|
紀年 | 記載歷史事件發生的年份,如「甲午海戰」(1894年) |
紀月 | 標示月份,如「戊寅月」(正月) |
紀日 | 表示某一天,如「庚子日」(正月初一) |
紀時 | 劃分一天,如「子時」(晚上11點至凌晨1點) |
生肖 | 用地支表示出生年份對應的動物形象,如「豬年」(亥年) |
擇日 | 選擇吉利的日期進行重要活動,如婚喪嫁娶 |
中醫 | 運用天干地支的五行相生相剋原理診斷疾病和制定治療方案 |
表格:天干地支對應關係
天干 | 地支 | 五行 | 動物 |
---|---|---|---|
甲 | 子 | 水 | 鼠 |
乙 | 醜 | 土 | 牛 |
丙 | 寅 | 木 | 虎 |
丁 | 卯 | 木 | 兔 |
戊 | 辰 | 土 | 龍 |
己 | 巳 | 火 | 蛇 |
庚 | 午 | 火 | 馬 |
辛 | 未 | 土 | 羊 |
壬 | 申 | 金 | 猴 |
癸 | 酉 | 金 | 雞 |
結語
天干地址是中國古代的時空定位系統,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實用價值。它不僅見證了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也影響了後世的曆法、宗教、文化等各個方面,至今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