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懷孕初期進行產檢至關重要,因為它有助於識別和管理潛在的健康問題,降低分娩風險。本文將全面探討懷孕期間的產檢內容及相關服務。
妊娠階段 | 產檢內容 | 目的 |
---|---|---|
6-7 周 | 病歷及產歷詢問,超聲波檢查 | 核實預產期,排除異常情況 |
每月 | 胎兒心跳、發育和健康狀況監測 | 確保胎兒正常成長和發育 |
28 周起 | 產檢頻率增加 | 密切監測胎兒和孕產婦健康 |
產科服務
- 常規產前檢查
- 產前風險評估
- 產前及產後營養建議
- 體重管理
- 孕期疫苗注射
- 哺乳指導等
早期懷孕評估
識別和處理未懷孕前就存在的疾病,降低分娩風險。評估方式包括:
- 病歷和產歷評估
- 家族史檢查
- 妊娠毒血症篩查和監測
- 隱性基因疾病檢測(T21 和 Nifty 檢測)等
產前診斷
- 超聲波檢查(18-22 周): 可檢測主要器官結構性異常
- 無創產前檢測(28 周): 診斷妊娠糖尿病
- 陰道或直腸拭子檢查(35-37 周): 妊娠相關疾病檢查
疫苗接種
季節性流感疫苗可預防流感感染,對孕產婦和胎兒安全有效。
婦科疾病
- 陰道炎(念珠菌感染): 由念珠菌過度繁殖引起,可能與身體狀況、抗生素使用、避孕藥、糖尿病等因素相關。
- 子宮頸疾病(異常): 可導致子宮頸癌,早期發現和治療至關重要。
家庭計劃協會服務
- 子宮頸篩查(液基薄層宮頸細胞學檢查或 HPV DNA 檢測)
- 盆腔檢查
- 陰道和子宮頸細菌培養
- 性病檢查
卓越醫務中心服務
- 尖沙咀、銅鑼灣、觀塘和沙田
-
婦產科和輔助生殖服務
-
產前診斷
- 普通產科
- 高危產科
- 產士服務
- 產後服務
- 婦科檢查和手術
- 體外受精
- 宮腔內人工授精
- 卵子冷凍等
婦科:常見疾病與治療
婦科是專門針對女性生殖系統疾病的醫學領域,涵蓋子宮、卵巢、輸卵管、陰道和外陰等器官的健康問題。以下整理了常見的婦科疾病及其治療方法:
疾病 | 症狀 | 治療 |
---|---|---|
子宮肌瘤 | 月經量過多、經期延長、腹脹、下腹部疼痛 | 藥物治療、荷爾蒙治療、手術切除 |
子宮內膜異位 | 經痛、骨盆腔疼痛、不孕 | 藥物治療、荷爾蒙治療、手術切除 |
卵巢囊腫 | 腹脹、腹痛、月經不規則 | 藥物治療、手術切除 |
外陰炎 | 外陰瘙癢、灼熱、紅腫、分泌物增多 | 局部藥物治療、口服藥 |
陰道炎 | 分泌物增多、異味、外陰瘙癢 | 局部藥物治療、口服藥 |
子宮頸癌 | 無症狀或早期症狀如陰道分泌物異常、接觸性出血 | 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化學治療 |
卵巢癌 | 腹脹、腹痛、頻尿 | 影像檢查、手術切除、化學治療 |
輸卵管堵塞 | 不孕 | 手術疏通、人工授精、試管嬰兒 |
預防婦科疾病的注意事項:
- 注重個人衞生,定期更換內褲。
- 避免不潔淨的性行為,使用保險套。
- 定期進行婦科檢查,包括子宮頸抹片檢查和超音波檢查。
- 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充足睡眠。
注意:以上資料僅供參考,若有疑問或不適症狀,請及時就醫諮詢專業婦科醫師。
延伸閲讀…
婦科- 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婦科- 康健知識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