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時究竟算作當天還是第二天?
子時,十二時辰之首,介於23:00至01:00,橫跨兩日,引發了究竟歸於當天還是後天的爭議。
從西方曆法考量,以0點為界,子時下半段(0:00-1:00)應歸於次日。然而,東方十二地支歷法則另有見解。子時初(23:00-24:00)乃陰盛極轉陽氣轉盛之時,故應視為翌日的起始。
此爭議歸根於東方曆法的特點。不同於西方24小時制,東方曆法採行12時辰制,並以子午線為基準。子時的中點(0:00)並不是第二天的開始,而是兩天的交接。
子時區分為子初(23:00-24:00)和子正(0:00-1:00)。子初陰盛極而陽氣萌發,子正則陰盛極轉衰陽氣轉盛。因此,在東方傳統中,子初視為今日之夜,而子正則視為後日的黎明。
綜上所述,子時究竟算作當天還是第二天,取決於曆法的不同。西方曆法以0點為界,子時下半段歸於次日;東方十二地支歷法則將子時初視為今日之夜,子正視為後日的黎明。
時辰與現代時鐘
時辰 | 北京時間 |
---|---|
子 | 23:00-01:00 |
醜 | 01:00-03:00 |
寅 | 03:00-05:00 |
卯 | 05:00-07:00 |
辰 | 07:00-09:00 |
巳 | 09:00-11:00 |
午 | 11:00-13:00 |
未 | 13:00-15:00 |
申 | 15:00-17:00 |
酉 | 17:00-19:00 |
戌 | 19:00-21:00 |
亥 | 21:00-23:00 |
古人計時並非依賴準確的時鐘。他們根據陰陽五行的運行規律,劃分出十二時辰。每個時辰約合1/12日夜。隨著時鐘的發明,時辰體系逐漸與現代時鐘同步。
子時算哪一天
「子時」是中國古代的時間計算單位,相當於現代的午夜0點到清晨2點。計算子時算哪一天,需考量其所在的干支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