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樂府詩「代悲白頭翁」之賞析
這首樂府詩運用比喻、對偶、用典等技巧,描繪出「花相似,人不同」的感慨,哀嘆歲月流逝,青春易朽。
1. 洛陽城東花無常
洛城東郊的桃李花隨風飄舞,不知何處落腳,猶如人生的飄零無定。
2. 洛陽女子嘆流年
洛陽城內的女子見花謝感嘆,今年的繁花轉眼凋零,明年花開花落誰人能賞?
3. 花落松摧時光殘
昔日的松柏青葱茂盛,如今卻遭到砍伐,化作炊煙;桑田變海滄桑演,預兆著時間的流逝。
4. 今昔洛城對落花
古時的賞花人已逝,時光流轉,今人仍對落花感嘆,時光飛逝,物是人非。
5. 花常在人不同
花開花謝,年復一年,歲歲年年,花兒依舊,變化的卻是賞花之人,感嘆時光荏苒,人生無常。
7. 劉希夷生平逸事
據傳,劉希夷寫至「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時,心生不祥之感,最終不幸遭人謀害,此詩遂成為其傳世之作。
8. 名句流傳與後世影響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為傳誦已久的經典名句,被廣泛引用,以其精妙的對仗和深い的人生感嘆受到推崇。
9. 名句欣賞
此句比喻精當,語言簡練,耐人尋味,道出時光流逝、青春易逝的無奈與感傷,充分展現了詩人的藝術才華。
10. 賞析小結
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運用樂府詩長篇的特性,巧妙結合抒情敍事,通過描繪花開花落與人生變化,引發讀者的共鳴,成為經典的擬古樂府詩之作。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月流逝,人不同
引言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年又一年,歲月在悄然流逝中,留下無情的痕跡。年年歲歲,物換星移,唯有古人用詩詞歌賦,記錄著時光的流轉與人事的變遷。
古詩中的「年年歲歲」
古詩詞中,「年年歲歲」一詞屢見不鮮,它寄寓著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人事變遷的感傷。
詩句 | 寄寓 |
---|---|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劉希夷《代悲白頭翁》) | 感慨時光荏苒,容顏變老 |
「年年歲歲金針墜,夜夜清風吹玉笙。」(張祜《金陵懷古》) | 懷念過往的繁華盛世 |
「年年歲歲人相似,歲歲年年淚不乾。」(張祜《閩國夫人》) | 感嘆分離之苦,思念之情綿綿無絕 |
「年年歲歲餐山果,積雨晴光滿碧軒。」(戴叔倫《題李士虛丘居》) | 描繪隱士悠然自得的生活 |
「年年歲歲車馬客,歲歲年年陌路人。」(李白《早發平山公館》) | 感悟人生的緣分聚散,無常變幻 |
「年年歲歲」與人生軌跡
「年年歲歲」不僅出現在古詩詞中,更與每個人的生命軌跡緊密相連。
人生之路,猶如奔流不息的河水,年年歲歲向前流淌。在歲月的長河中,我們會經歷不同的階段,扮演不同的角色。年少時,意氣風發,滿懷理想;中年時,歷經滄桑,漸趨成熟;老年時,回首往事,感慨萬千。
表:人生各階段的感悟
「年年歲歲」的流淌中,我們見證著世界的變遷,感悟著生命的意義。時光會逝去,容顏會變老,但歲月留下的印記,會在我們的心中沉澱,成為一段段寶貴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