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的代價與領袖的悖論
表格:權力的副作用
影響 | 後果 |
---|---|
反社會人格 | 對他人缺乏同理心、自私自利、衝動魯莽 |
鏡映障礙 | 認知運作受影響,無法與他人產生連結 |
負面觀感 | 對他人產生負面看法,認為他人懶惰、不可靠 |
自大傲慢 | 自認優越,相信自己有權支配他人 |
缺乏自信 | 無權力者自信心低落,缺乏自我表達 |
自我懷疑 | 權力使人自我懷疑,產生不確定感 |
腐敗 | 權力會令人腐敗,逐漸失去良善和謙遜 |
狹隘觀點 | 缺乏不同視角,導致思考狹隘、缺乏同理 |
權力的悖論
我們期望領袖謙遜、善良,但在掌權後,權力往往會改變他們。研究表明,有權力的人往往會失去他們被選中的優良特質,甚至可能從一開始就缺乏這些特質。因此,馬基維利式的領袖在階級社會中更容易出頭,因為他們具備擊敗對手的秘密武器─反社會人格。
羞恥感的雙面性
羞恥感能約束人的行為,但有些人缺乏羞恥感。在過去的部落社會中,這種人會被驅逐,但在現代社會中,他們卻能角逐事業上的成功。研究發現,4%~8%的企業執行長被診斷出反社會人格,而總人口中只有1%。
領袖晉升的秘密
儘管《彼得原理》指出人們會晉升到他們不擅長的位置,但仍有人克服了這一法則。其中一個關鍵是心態轉變。隨著晉升,責任、角色和心態都會發生變化。領袖必須認識到這種改變並適應新角色。
謙虛的進取心
優秀的領袖並非具備所有答案,而是擁有「謙虛的進取心」。他們明白隨著環境的快速變化,領袖的能力應集中在激勵他人,而非追求個人滿足。
表達的重要性
領袖必須學會清晰且精煉地表達自己。這是激勵他人並展現領導力的關鍵技能。
改變與歷史
接手新公司或新職位時,不應倉促做出改變。領袖應先深入瞭解現狀,因為目前的缺點可能是過去成功的要素。「重視過去才能改變未來。」
換位置,調整思維與策略
在生活的不同領域中,適時地「換位置」往往能帶來耳目一新的觀點和有效的解決方案。
換位置思考
定義:從不同角度或立場看待事物,設身處地地思考別人的想法和感受。
好處:
– 促進同理心和理解力
– 拓展視野,減少偏見
– 發現不同的觀點和解決方案
示例:
– 顧客與商家換位思考,瞭解彼此的需求和痛點
– 管理者與員工換位思考,提升團隊溝通和協作
– 團隊成員換位思考,尋求更全面的解決方案
換位置行動
定義:實際改變自己的位置或角色,體驗不同環境和挑戰。
好處:
– 提供沉浸式的學習體驗
– 挑戰舒適圈,激發創新思維
– 建立新的技能和經驗
示例:
– 員工交換不同的部門或職位,跨領域學習
– 學生參與實習或海外交流,擴展見識
– 企業家體驗顧客端,瞭解產品或服務的實際使用情況
換位置的效益與考量
以下表格總結了換位置的效益和需要注意的事項:
延伸閲讀…
「換位置就換腦袋」是真的!研究:掌權者會形成「後天性反 …
「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本就必要!拜耳全球人資長:小心升遷 …
效益 | 考量 |
---|---|
拓展視野和觀點 | 避免先入為主,保持開放的心態 |
促進理解和同理心 | 切換立場時,需要真正理解不同觀點 |
發現創新解決方案 | 脱離舒適圈,激發新的思考模式 |
提升技能和經驗 | 準備好接受新的挑戰和學習機會 |
換位置時應注意:
- 盡可能客觀地看待事物,避免帶入固有偏見
- 尊重不同的觀點,即使與自己的觀點不符
- 準備好調整自己的思維或行動,以適應新的環境或角色
- 從換位置的經驗中反思和汲取教訓,並將其應用到實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