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認為,為逝者建造佛塔,不如營救一條人命更有功德。此語出自《正法念處經》,原意為「營建一座寺廟,不如拯救一個人命」。
雖然這句話廣為流傳,但其含義卻常令人費解。簡而言之,即是將逝者埋葬於浮屠,不如拯救生者。
此語中的「勝造」意謂勝過修築,「七級浮屠」指等級高昂的佛塔,而「人命」則強調生命的寶貴與稀有。因此,救助一個垂危的生命,其功德遠超建造輝煌宏偉的浮屠。
浮屠一詞最初源自印度,意指佛陀或佛塔,引進中國後,因「屠」字意不吉,故多以「佛陀」取代。而「塔」字則在隋唐時期由翻譯家創立,統一用以譯稱。
值得注意的是,古印度的塔,外觀如墳墓,形式半圓,頂部裝飾精緻。傳説中,佛祖涅槃後,其舍利子被八國爭奪,後平分供奉,並建造佛塔紀念。
佛塔歷經千年演變,融入中國傳統建築元素,呈現出豐富多樣的樣式。這句成語不僅凸顯了救助生命的至高功德,也反映了佛教普度眾生對生命的重視與崇敬。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浮屠之意解析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句俗語,展現了救人助人的無比功德。其中,「浮屠」一詞,常被誤解為「佛塔」,實則不然。
浮屠釋義
浮屠 | 意涵 |
---|---|
sānměitá | 佛教僧人 |
「浮屠」一詞最早源自於梵語「śramaṇa」,意指「離家、出家、努力修行者」。佛教傳入中國後,借用了「浮屠」一詞來稱呼佛教僧人。原因可能是因為僧侶們「形貌枯瘦、鬚髮脱落」,有如「枯槁的浮萍」,因此得名。
救人功德的比喻
「七級浮屠」則是一種象徵性的建築,代表了極高的功德。七級浮屠源自於印度,是一座具有七層的寶塔,象徵著佛陀悟道時所降下的七座寶塔。佛教認為,建造一座七級浮屠的功德,遠勝於建造一座普普通通的寶塔。
因此,俗語中的「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意指救人助人的功德比建造一座極具功德的寶塔還要更加殊勝。這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仁慈、救助他人的推崇。
救人功德的內涵
救人一命的功德,不單單在於挽救了一條生命,更重要的是展現了人性的善念和慈悲。行善助人,不僅能幫助他人,也能淨化自身的心靈,積累功德。
如《佛經》所言:「一切善律功德法,悉從慈心而流出。」救人一命,便是發自於內心的慈悲,這種慈悲能昇華道德境界,增長智慧和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