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木】學好日文秒懂星期天!秒記「曜日」木曜日的獨特記憶法

【星期木】學好日文秒懂星期天!秒記「曜日」木曜日的獨特記憶法

星期制的起源與日文星期用語

引言

星期木 Play

【中國古時把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星稱為七曜;後來把這七個星體分配給一週中的七天,稱為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和土曜日。據説中國在二世紀時出現過「七曜曆」,但未能確定是否包含「七曜記日法」。又八世紀時,摩尼教徒從中亞將「七曜記日法」傳入中國,但自古以來中國曆法著重記日法單位是旬(十日)、和朔望(十五日),七日記日法並未普遍流行。】

蘇美爾人的七曜崇拜

星期木

早在西元前,蘇美爾人建造神塔,對七位星神進行禮拜與祭祀。他們認為天上有七位星神,分別是:太陽神、月神、火星神、水星神、木星神、金星神、土星神,這些星神輪流負責每天的運行工作。由蘇美文化以後,星期的概念被古巴比倫人繼承而加以使用,在那之後的古猶太人受到兩河流域文明的影響,也接受並融合了星期制。

星期的傳播與演變

後來,星期的概念隨著猶太宗教衍生出來的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傳播到全歐洲。近代日本在明治維新時大量吸收西方文化,除了將傳統使用的農曆改成西方國曆,其他各方面也都大量採用當時較為進步的西方思想。受到明治維新推動與影響,日本也接受了星期制,並與在地文化融合使用漢語標音與表記,產生了我們所看到的曜日讀音。

日文星期用語的記憶技巧

  • 每週的第一天是星期天,而不是星期一。
  • 日曜日表示太陽,星期一表示月亮,星期二表示火焰,星期三表示水流,星期四表示樹木,星期五表示金屬,星期六表示泥土。
  • 也可以用諧音的方式記憶:飛二(蛾)撲火,星期二。三(山)高水長,是星期三。四木(目)相交,星期四。五金百貨,星期五。土(吐)六(露)心聲,星期六。

總結

日文星期用語的由來與中國古代的七曜概念有關,但隨著時間的演變,星期的概念也受到了其他文明的影響。日本在明治維新時期引進星期制,並與在地文化融合使用漢語標音與表記,產生了我們所看到的曜日讀音。瞭解星期用語的由來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地記憶和理解這些單字。

星期木:科學探索與文化意義

星期木,又稱木星期,是位於太陽系中從太陽算起的第五顆行星。它以羅馬神話中的雷神朱庇特命名。星期木是一個巨大的氣體巨星,質量為地球的 318 倍,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

物理特性

特性
質量 1.899 × 10^27 千克
體積 1.431 × 10^15 立方公里
半徑 69,911 千米
密度 1.326 克/立方厘米
表面重力 24.79 m/s²
大氣成分 氫 (90%)、氦 (10%)
磁場強度 4.2 × 10^-4 特斯拉

大氣與天氣

星期木的大氣層非常厚,主要由氫和氦組成。大氣層中存在著強烈的風暴和亂流,包括著名的「大紅斑」。大紅斑是一個巨大的風暴,已經持續了數百年。

衞星系

星期木擁有龐大的衞星系,已知的衞星有 92 顆。其中四顆最大的衞星——艾歐、歐羅巴、蓋尼美德和卡利斯托——被稱為伽利略衞星。這些衞星大小差異很大,艾歐是一個充滿火山的活動世界,而歐羅巴則被認為擁有液態海洋,可能適合生命生存。

文化意義

星期木在許多文化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古羅馬,星期四(星期木的日子)被認為是幸運的日子,而星期五(星期金星的日子)則被認為是不吉利的。在中國文化中,星期木與木星相聯繫,象徵著仁慈和智慧。

科學探索

幾個世紀以來,星期木一直是科學探索的焦點。1610 年,伽利略首次用望遠鏡觀測了星期木,並發現了其四顆最大的衞星。此後,許多探測器都被派往探索星期木,包括先鋒 10 號、11 號、旅行者 1 號和 2 號,以及朱諾號。這些探測器提供了有關星期木大氣、衞星和磁場的寶貴信息。

未來探索

對星期木的探索仍在繼續。計劃中的任務包括歐洲航天局的木星冰衞星探測器(JUICE)和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歐羅巴快船。這些任務旨在加深我們對星期木系和宜居性潛力的瞭解。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