櫟之異稱:栩、樣
【定義】
* 櫟:殼鬥科麻櫟屬的落葉喬木,枝灰色,葉狹長互生,果實橢圓端尖,種子可食用。
【異稱】
1. 栩
* 出自《説文解字》,意為柔弱。
* 徐州人稱櫟為「杼」或「栩」,其果實為「皂鬥」。
* 《詩經》記載:「集於苞栩」,指的是柞櫟。
2. 樣
* 另一種櫟的稱呼,屬於慄屬。
* 其果實也稱為「皂鬥」。
【記載】
* 《莊子·齊物篇》中有「栩栩然蝶也」的記載,形容蝴蝶飛舞的靈動。
異稱 | 意義 | 來源 | 相關記載 |
---|---|---|---|
栩 | 柔弱 | 《説文解字》 | 徐州人稱櫟為栩,果實為皂鬥 |
樣 | 另一種櫟 | 徐州人稱櫟為樣,果實為皂鬥 | —— |
木羽漢字:東亞文字中的趣聞
木羽漢字,顧名思義,是漢字中以「木」與「羽」為部首的字詞,在東亞語言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這些漢字的演變和用法,不僅反映了文字的歷史淵源,更藴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字詞 | 部首 | 釋義 |
---|---|---|
木 | 木 | 樹木 |
羽 | 羽 | 鳥類的羽毛 |
林 | 木 | 成片的樹木 |
森 | 木 | 茂密的森林 |
業 | 木 | 枝葉 |
樂 | 木 | 音樂 |
羽 | 羽 | 翅膀 |
翻 | 羽 | 迴轉 |
輕 | 羽 | 重量輕 |
翔 | 羽 | 飛行 |
甲骨文與金文字時代
木羽漢字在甲骨文時期就已出現,例如「木」字,在甲骨文中的形狀似樹枝或樹幹。「羽」字則像鳥展翅的樣子。隨著金文字時代的演變,漢字的形體逐漸固定,並增加了組字元素,如「林」字在金文中,由「木」與「林」兩個部首組成。
小篆與楷書時代
秦朝統一文字後,小篆成為標準字體,木羽漢字的形體進一步規範。「林」字在小篆中,由「木」與「林」兩個部首簡化而來。「樂」字則由「木」部和「樂」聲符組成。楷書時代,漢字的筆畫更加流暢簡約,木羽漢字也趨於穩定。
木羽漢字在東亞語言中的使用
木羽漢字在東亞語言中廣泛運用,尤其是中文、日文和韓文中。在中文語境中,木羽漢字常表示與植物、鳥類或音樂相關的事物。如「森林」、「羽翼」、「樂器」等。日文中,木羽漢字可對應以「き」或「はね」音讀的詞彙,如「木(き)」、「羽毛(はね)」。韓文中,木羽漢字則對應以「목」或「날개」音讀的詞彙,如「나무(목)」、「날개(날개)」。
文化內涵
木羽漢字除了作為書寫符號外,還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例如,「木」字在儒家文化中象徵著堅韌不拔的精神;「林」字代表著繁榮昌盛的景象;「樂」字則藴含著和諧歡樂的情感。這些漢字的用法,不僅傳達字面意思,更反映了東亞文化中的價值觀和審美趣味。
結論
木羽漢字是東亞文字系統中的一大特色,其演變和用法反映了文字的歷史沿革和文化內涵。從甲骨文到現代楷書,從漢字的部首組合到東亞語言中的運用,木羽漢字見證了東亞文明的發展歷程,成為人類文化遺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延伸閲讀…
栩字解釋_栩的意思、拼音、部首、筆畫、筆順、五行_漢程字典
櫂-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