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嘉獎績優公務員
表彰百名公僕傑出表現
公務員事務局長楊太於頒獎禮致辭時,讚揚公務員團隊不畏艱難、全力支持政府應對變幻莫測的挑戰。楊太強調,為持續提升公務員素質,公務員學院將重點加強公務員對國家發展和特區憲制秩序的瞭解,培養公務員的愛國精神和以民為本的服務意識。
為表彰服務五年或以上、表現優異的公職人員,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嘉許狀計劃於二零零四年推出。該計劃的評選過程嚴謹,由常任秘書長或部門/職系首長提出提名,經評審委員會審核,再由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決定獲嘉許人員名單。


為社會服務的典範
陳靜雯女士在入境事務學院任教期間,致力於為新入職學員樹立榜樣,培養他們的團隊和服務精神;並曾在不同海陸空管制站擔任前線崗位,妥善執行出入境管制任務。
譚碧玲女士現駐守港島總區,負責策劃、執行及統籌與總區有關的行動事宜,曾參與多個大型項目。由二零一七年到二零一八年,她協助實施廣深港高速鐵路西九龍站的「一地兩檢」安排,在十四個月內進行一系列準備工作,確保通車順利。
李俊傑先生現獲派駐曾咀靈灰安置所,負責管理設施和監督日常運作。他高度重視市民對靈灰安置所設施的意見,並從他們的觀點考量,採納建設性建議,改善服務,獲得前往拜祭先人的市民的讚揚。
皇仁書院的百年傳承
1841年至1950年
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前,公立教育主要由私塾和華人鄉村學校提供。一八四七年,第二任香港總督戴維斯成立專門委員會,選定三所私塾提供政府補助,並於一八四八年升格為官立學堂。
一八六零年,教育委員會推行《理雅各教育革新計劃》,將位於維多利亞城的官立學堂合併成「大書院」,即後來的中央書院。中央書院於一八六二年啟用,首任校長為史釗域博士。
隨著學生人數的增加,中央書院於一八八九年遷往中環,並在一八九零年更名為維多利亞書院。後來,由於庇理羅士爵士捐贈資金,維多利亞書院的原址改建為庇理羅士女子中學。
1950年至今
一八九四年,維多利亞書院更名為皇仁書院,沿用至今。皇仁書院於一九四一年停課,一九四七年復課,一九五零年遷往位於銅鑼灣的現址。
一九九七年香港主權移交後,皇仁書院改由教育局管理,並修改校徽以去除英國皇室的標誌。
校園生活與教學特色
皇仁書院是一所男子中學,學生約八百人,分佈於二十四個班別。學校設有豐富的課程與課外活動,致力培養學生的領導力、批判性思維和服務意識。
皇仁書院為香港一百一十四間以英文作為教學語言的學校之一。除中文、中國歷史、普通話外,所有科目均使用英文授課。
1956年舊制中六至中七
4A/7A(文科)
6E/7E(工科)
6M/7M(醫科)
6S/7S(理科)
註釋
[1] 皇仁書院是全港三所官立男子中學之一,此外還有拔萃男書院和喇沙書院。
嘉許對象 | 嘉許原因 |
---|---|
陳靜雯 | 致力於培養入境事務學院學員的團隊和服務精神; 妥善執行出入境管制任務 |
譚碧玲 | 策劃、執行和統籌港島總區行動事宜, 並參與廣深港高速鐵路西九龍站的「一地兩檢」安排的實施 |
李俊傑 | 管理曾咀靈灰安置所, 並重視市民意見,採納建設性建議,改善服務 |
皇仁書院的百年傳承 | 年代 |
---|---|
從私塾和華人鄉村學校提供公立教育 | 1841年至1950年 |
維多利亞城官立學堂合併成「大書院」 | 1860年 |
香港官立男子中學之一 | 1862年至今 |
遷往中環, 並更名為維多利亞書院 | 1889年 |
更名為皇仁書院 | 1894年 |
遷往銅鑼灣 | 1950年 |
改由教育局管理 | 1997年 |
教學特色 | 描述 |
---|---|
教學語言 | 英文 |
班級數量 | 24 |
教學科目 | 豐富且多元, 注重領導力、批判性思維和服務意識的培養 |
男子學校 | 學生人數約八百人 |
1956年舊制中六至中七 | 文科(4A/7A); 工科(6E/7E); 醫科(6M/7M); 理科(6S/7S) |
梁路得:從赤貧的摩押女子到以色列先祖
梁路得,一位堅強而忠貞的女子,其事蹟記載於《聖經·路得記》中。她原本是摩押國一個貧窮的寡婦,因生活所迫來到以色列地投奔婆婆拿俄米。
梁路得的生平
早年生活
梁路得出生於摩押,是當地一位異教徒。她嫁給了以色列人瑪倫,並先後生下了兩個兒子瑪倫和基連。然而,不久後,瑪倫及其兩個兒子都相繼去世,留下梁路得和她的婆婆拿俄米相依為命。
跟隨拿俄米回以色列
由於摩押遭遇饑荒,梁路得和拿俄米決定回到拿俄米的故鄉以色列。途中,拿俄米希望梁路得返回孃家,但她堅決表示要追隨婆婆,並發誓:「你往哪裡去,我也往哪裡去;你在哪裡住宿,我也在那裡住宿;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神就是我的神。」(《路得記》1:16)
在波阿斯田間拾穗
到達伯利恆後,梁路得沒有任何謀生技能。為了養活自己和婆婆,她每天到田間拾穗。她來到波阿斯的一塊田裡,而波阿斯是一位富有的地主,也是拿俄米的遠房親戚。
與波阿斯結婚
波阿斯注意到梁路得的勤勞和美德,於是便愛上了她。按照猶太人的律法,波阿斯有義務娶拿俄米無子嗣的兄弟之妻梁路得。梁路得同意了波阿斯的提議,兩人結婚並生下了一個兒子俄備得。
成為以色列先祖
俄備得是梁路得的玄孫,而耶穌基督正是從俄備得的後裔中誕生的。因此,梁路得被視為以色列民族的先祖,也是耶穌基督的遠祖。
延伸閲讀…
People of QC 傳奇人物
梁路得
梁路得的品格
梁路得以其堅強、忠貞和謙卑的品格聞名:
品格 | 描述 |
---|---|
堅強 | 即使身處逆境,她也能保持堅強和樂觀。 |
忠貞 | 她對婆婆拿俄米不離不棄,即使面對婆婆的阻攔也堅持相隨。 |
謙卑 | 她沒有因自己過去高貴的身分而自傲,而是甘願屈尊拾穗養活自己和婆婆。 |
信心 | 她相信耶和華神,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也不灰心。 |
結論
梁路得是一個信仰堅定、品格高尚的女子。她的事蹟教導我們,即使面臨逆境,也要保持堅強和忠貞。她對婆婆的愛和對上帝的信靠,讓她成為以色列民族的先祖和耶穌基督的遠い遠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