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 香港 | 台灣 | 新加坡 | 英國 |
---|---|---|---|---|
在家臨終比率 | 約 3% | 40% | 27% | 15% |
親人的後續處理流程:
- 通知禮儀人員前往協助。
- 請求醫師到家中開立死亡證明。
- 協調殯儀服務移動遺體。
- 辦理死亡登記。
- 安排喪禮事宜。
醫生會建議末期患者考慮在家安寧照顧的原因:
- 避免患者受無謂的痛苦。
- 患者渴望臨終關懷。
- 患者希望回到熟悉的環境過完最後時光。
在家離世的注意事項:
- 確保患者病情已經不可逆轉。
- 告知物業經紀房屋曾有親人自然死亡。
- 預先向殯儀公司查詢身後事安排。
- 在患者過世前 48 小時內將遺體移送至合法存放處。
「凶宅」的定義:
「凶宅」主要是針對死於非命,即是他殺或自殺的往生者。在家自然死亡則不在此定義內。
在家安寧照顧的好處:
- 患者有家人親友陪伴,安詳離世。
- 有助於患者掌握自己的生命權。
- 減少患者承受更多痛苦。
香港人迴避死亡的原因:
- 「在家離世」普遍被認為不吉利。
- 缺乏生死教育。
- 怕麻煩家人。
- 擔心住宅被視為凶宅,影響樓價。
改善香港人迴避死亡觀唸的方法:
- 加強生死教育。
- 讓病人及家屬不抱虛假期望。
- 協助病人和家屬制定臨終照顧計劃。
死在家裡-成因與應對
序言
「死在家裡」的事件時有所聞,對於家屬和社會而言,都是痛苦的一大缺憾。本文將探討「死在家裡」的成因,並提出預防和應對策略。
一、死在家裡的成因
成因 | 説明 |
---|---|
疾病 | 慢性病、突發性疾病等,在缺乏及時救助下,導致在家中死亡。 |
意外事故 | 跌倒、溺水、火災等意外,發生時無法得到及時援救,導致在家中死亡。 |
藥物濫用 | 過度使用或誤用藥物,導致中毒或其他併發症,在家中死亡。 |
自殺或他殺 | 精神疾病、人際衝突等原因,導致在家中自殺或他殺。 |
獨居孤寡 | 老年人或獨居者,因缺乏照顧而在家中發生意外或疾病後無法及時獲得救助。 |
二、應對策略
預防措施:
- 定期健康檢查,及早發現和治療慢性疾病。
- 建立緊急聯絡人名單,並告知家人和鄰居。
- 安裝緊急按鈕或警報系統,以便發生意外時及時呼救。
- 避免獨居,與家人或朋友同住或定期聯繫。
應對措施:
- 發現死者後,立即報警和聯絡家屬。
- 保持現場原狀,不要移動屍體或任何證據。
- 配合警方調查,提供相關資訊和協助。
- 尋求專業諮詢,協助家屬處理悲傷和後續事宜。
三、政策建議
- 加強對獨居長者的關懷,提供定時訪視和緊急救助服務。
- 推廣緊急按鈕或警報系統,提高在家中發生緊急狀況時的求救效率。
- 提升民眾的急救知識,提高在家中發生意外事故時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 加強對自殺和藥物濫用的防治,降低因這些原因導致「死在家裡」的風險。
結論
「死在家裡」的事件雖然令人痛心,但透過瞭解成因、採取預防和應對措施,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可以降低發生風險。預防勝於治療,建立一個安全友善的環境,讓民眾安心居住,避免憾事發生。
延伸閲讀…
快速瞭解親人在家過世通報流程、申請文件及注意事項
親人在家過世怎麼辦?出境生命禮儀告訴你申請死亡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