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 | 事件 |
---|---|
2023年7月21日 | 華西村集團股權轉讓給聯華基金 |
2021年 | 華西集團子公司申請破產 |
2005年 | 華西村集團總銷售收入逾300億人民幣 |
2004年 | 通過“一分五統”合併16個行政村 |
1999年 | 華西村股分公司掛牌深圳證券交易所 |
1996年 | 興建華西塔 |
1992年3月1日 | 吳仁寶判斷鄧小平南巡講話傳達經濟大發展的訊息 |
1980年末 | 實行改革開放 |
1961年10月15日 | 華墅人民公社17大隊拆分為4個生產大隊,成立華西大隊 |
1958年8月 | 第23高級社與其它三個高級社合併,改稱躍進社 |
1931年 | 華西村建村 |
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貧困農村到世界十大村莊的輝煌
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是全球十大村莊之一,更是中國鄉村改革發展的典範。這個曾經貧困的農村,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蜕變成一個擁有雄厚經濟實力、完善基礎設施、多元產業結構的富裕村莊。


華西村的崛起歷程
時間 | 事件 |
---|---|
1959年 | 江蘇省無錫縣(現江陰市)成立華西管理區 |
1969年 | 村黨支部書記吳仁寶上任,開展全面的生產改革 |
1980年代 | 實施「聯產承包責任制」,激發農民生產積極性 |
1990年代 | 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創立了眾多集團公司 |
21世紀以來 | 推動產業多元化,發展旅遊、物流、金融等產業 |
華西村的經濟成就
- 雄厚的經濟實力:華西村經濟總量超百億元人民幣,人均收入超過 5 萬元。
- 完善的基礎設施:村內擁有銀行、醫院、學校、公園等完善的公共設施,基礎設施媲美城市。
- 多元的產業結構:華西村已發展形成涵蓋鋼鐵、紡織、電器、旅遊等多個產業的產業集羣。
華西村的社會事業
華西村不僅重視經濟發展,也十分注重社會事業建設。
- 教育:創辦華西中學、華西大學,為村內培養高素質人才。
- 醫療:建立華西醫院,提供優質醫療服務。
- 養老:設立養老院,保障老人晚年生活。
- 慈善事業:積極參與慈善捐贈,支持社會公益事業。
華西村的發展模式
華西村的發展模式被稱為「華西模式」,主要特點是:
- 黨支部的領導核心:村黨支部發揮著統籌規劃、協調發展的作用。
- 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通過土地股份合作社,保護村民的土地權益。
- 市場經濟的融入:積極參與市場競爭,發展鄉鎮企業。
- 重工業的發展:華西村通過發展鋼鐵、紡織等重工業,積累了雄厚的資本。
-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注重社會事業建設,實現共同富裕。
結論
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從一個貧困農村到世界十大村莊,創造了一個現代農業發展開奇跡。華西村的發展模式提供了寶貴經驗,為其他鄉村的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鑑。
延伸閲讀…
華西新市村 – 維基百科
華西村:一場中國共產主義實驗的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