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 | 包容、包含、深藏
一、詞義溯源
涵,意為水澤眾多,有包含、包容之義。此外,亦有浸漬、滋潤之意,形容事物被浸透或滋養。
二、引申義


1. 包容、涵養
涵字引申出包容、涵養之義,指寬恕他人的過錯,善待他人,保持內心的平靜與安詳。涵泳於其中,寓意深刻理解與體驗事物。
2. 深藏、涵蓄
涵亦有深藏、涵蓄之義,形容內斂沉穩,不輕易表露內心的想法或情感。涵洞通暢,暗喻內心暢達無阻。
三、人名寓意
1. 胸懷寬廣、包容萬物
涵字寓意胸懷寬廣,能包容不同的意見與觀點,與人相處和諧融洽。
2. 學識淵博、內涵豐富
涵字亦寓意學識淵博,內涵豐富,取之於涵今茹古,彰顯個人修養與品格。
3. 人緣廣闊、貴人相助
在歸藏易中,涵字代表人緣,貴人相助。取涵字為名,寄寓著父母期盼子女人緣好,貴人多助的願望。
4. 涵養修養、品格高潔
涵字象徵涵養修養,品格高潔。名中帶涵,寓意孩子品行端正,有君子風度。
四、人名範例
1. 博涵
博:廣泛、博學,寓意博學多才,胸懷博大。
2. 涵瀟
瀟:自然大方的樣子,寓意灑脱不拘,風度翩翩。
3. 裕涵
裕:豐裕、充裕,寓意生活安定,從容不迫。
涵,沈靜與寬容量
“涵”字在中文裡藴含著諸多涵義,既可指包容接納,亦可喻示沈靜內斂。
涵義一:包容接納
涵字有”包含”、”容納”之意,引申為寬容、接納。老子《道德經》雲:”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世間萬物,無論善惡,水皆包容接納,不分別對待。古人有云:”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此亦印證了”涵”字包容之義。
涵義二:沈靜內斂
涵字亦有”養育”、”浸潤”之意,引申為沈靜內斂。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雲:”文之樞紐,心思為始,構思謀篇,心之用也。”寫作之道,首重構思,而構思的過程猶如涵育養分,需時間與寧靜浸潤。一個好的作家,往往是一位善於涵養沈澱的人,懂得在繁雜喧囂中守住一份安寧。
涵養之道
涵養功夫,古人多有論述,如:
養生之道 | 涵養之道 |
---|---|
清淨心田、修身養性 | 培養寬容、仁慈之心 |
澄心靜慮、安守己身 | 涵養內斂、沉穩氣質 |
涵育德行、注重修養 | 提升精神境界、追求內在美 |
涵養與人生
小結
“涵”字,承載著包容接納與沈靜內斂的豐富內涵,是中華文化中重要的價值觀念。涵養功夫,既是個人修身立德的必由之路,也是打造和諧社會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