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氣派
理氣派乃風水兩大流派之一,以天象、數理為本。此派承襲周公之説,春秋時陰陽學派興盛,晉代郭璞歸納理氣派理論。後於宋代,理氣派於福建一帶興起,亦稱「福建派」。
理氣派別名繁多,有「方位法」、「宗廟法」、「屋宅法」、「羅經法」等。因其發源福建,故又稱福建派。其理論根源可追溯至周公卜河洛,春秋戰國時期陰陽學術盛行,晉代,郭璞提出理氣派理論:「二十四山分陰陽,共成四十有八局。」理氣派由宋代王伋、陳摶等人創立。
理氣派代表人物眾多,著作頗豐,其中,《青囊海角經》為理氣派的經典著作。理氣派以八卦、十二地支、天星、五行作為四綱,嚴守方位,有諸多分煞忌,其理論框架囊括易理涵蓋範圍極廣,陰陽、五行、河圖、洛書、八卦、星宿、神煞、納音、奇門等都是理氣派的根據和原理,因此,理氣派的理論極其複雜,常人難解。
理氣派的流傳範圍廣泛,其主要派別有:五姓圖宅派(納甲派)、八宅派、命理派、三合派、翻卦派、玄空飛星派、星宿派、八卦派、奇門派、金鎖玉關派等,其中最重要的流派為三元、八宅、玄空飛星、三合四大派別,不同門派都以這四大學説作為主要理論依據。
![理氣派](https://img.youtube.com/vi/d7omhjhZOkA/0.jpg)
![Play](wp-content/uploads/play2.png)
三元,指天元龍、地元龍、人元龍,以此來定二十四山之陰陽。玄空學派中把卦山稱為天元龍,天元龍之左山為人元龍,天元龍之右山為地元龍。如子山為卦山(坎),其左山為癸,右山為壬,即壬為地元龍,癸為人元龍。玄空學派的規則是,人元龍之陰陽橫與天元龍同,地元龍之陰陽恆與天元龍異。由此可迅速檢查二十四山之陰陽。
另一説,六十年為一元,三個甲子一百八十年為一正元。一個正元中的第一元叫上元,第二元叫中元,第三元叫下元,合稱三元。每元中以二十年為一運,每元三運,三元共九運。因此,叫三元九運。古人認為,北斗七星再加上天皇大帝星(左輔星)、紫微大帝星(右弼星)共九顆星,不僅主管天上大事,與人間吉凶也有密切聯繫,是整個天體運轉的樞機,每個星管一運,故分九運。
黃世平在《北斗本生經》中描述了北斗的美麗傳説:「在遙遠的龍漢年間,有個古老的國家,國王叫周御王,聖德無邊。他有個愛妃,明哲慈慧,號紫光夫人。夫人發下大願,要為周御王生下幾位聖子,輔佐乾坤。一年春天,百花齊放,紫光夫人在御花園遊玩,來到金蓮花温玉池,她脱下衣服洗澡,忽有所感,於是生有九子。老大是天皇大帝,老二是紫微大帝,其餘七子分別為貪婪、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和破軍七星,即北斗七星。此九形乃形法九星之名,理氣九星為一白、二黑、三碧、四綠、五黃、六白、七赤、八白、九紫就星。一星管一宮,一星管一運。
三元派有龍門法(又名《乾坤國寶》)、玄空飛星法、玄空大卦法三個大的流派。其中,玄空飛星派清代才出現,蔣大鴻為玄空祖師,主張用九宮飛星配合三元九運或二元運氣法理氣。玄空飛星法又分為若干個派別,影響比較大的流派有六家:無常派、滇南派、蘇州派、上虞派、湘楚派、廣東派。此外,還有李虔虛、温明遠、高冠中、戴錫倫、趙魯源、吳師青等,也都自成一家,大小流派不下百十家。
三元九宮法,先確定當下屬於三元九運中的哪元哪運,再排出運盤。其順序是,以後天洛書順序排列。如:洛書是五居中、六居乾、七居兑、八居艮、九居離、一居坎、二居坤、三居震、四居巽。如果是下元七運,則七居中、八居乾、九居兑、一居艮、二居離、三居坎、四居坤、五居震、六居巽,餘運同法。排出盤後,再根據坐山朝向之陰陽,陽順陰逆,排出山向飛星盤,其吉凶則根據山向飛星的旺相休囚與該年月的飛星生克來判斷,這就是三元九宮法。現代天文學證明:土星圍繞太陽一週約30年,木星圍繞太陽一週約12年,水星圍繞太陽一週約0.24年。六十年三星均回到原位,即至少要六十年三星才能聚會一次,也許這就是六十年為一元的根據。
漢唐時期,五姓相宅術興盛之時,八宅派已興起,至北宋逐漸完善,有漸次取代五姓相宅術之勢。
明清時期,八宅派著作繁盛,八宅派形成完整的體系,八宅派將一宅之主劃歸為八個命宮,是以其出生的十二地支年而定的,彌補和避免了五姓劃分的諸多矛盾,八宅派相宅術操作方便,比五姓相宅更為科學,更能很好地滿足廣大風水消費者的需求,這也是五姓相宅派逐漸衰落的一個因素。敦煌寫本中宅經P。3865中提到「八卦宅經」、「六十四卦宅經」,説明以八卦為基本分類方式的相宅著作在晚唐五代之際已經流行,著作也並非一種。此前,以八卦相宅判斷吉凶之事在史書中也有記載,如:《晉書·藝術傳》曰:上黨鮑瑗家多喪病貧苦,或謂之曰:「淳于叔平,神人也,君何不試就卜,知禍所在?」瑗性質直,不信卜筮,曰:「人生有命,豈卜筮所移!」會智來,應詹謂曰:「此君寒士,每多屯虞,君有通靈之思,可為一卦。」智乃為卦,卦成,謂瑗曰:「君安宅失宜,故令君困。君舍東北有大桑樹,君徑至市,入門數十怖,當有一人持荊馬鞭子,便就買以懸此樹,三年當暴得財。」瑗承言詣市,果得馬鞭,懸之三年,浚井,得錢數十萬,銅鐵器復二十餘萬,於是致贍,疾者亦愈。淳于智以演卦形式,推斷出鮑瑗喪病貧苦的原因,即安宅失宜,並指出了鎮壓方法,只是其演卦之法現在不得而知。隋朝建大興城,就是按八卦中乾卦的卦理規劃的。《隋書》卷六十八《宇文愷傳》載:
及遷都,上以愷有巧思,詔領營新都副監。高熲雖總大綱,凡所規畫,皆出於愷。後決渭水達河,以通運漕,詔愷總督其事。後拜萊州刺史,甚有能名。兄忻被誅,除名於家,久不得調。會朝廷以魯班故道久絕不行,令愷修復之。既而上建仁壽宮,訪可任者,右僕射楊素言愷有巧思,上然之,於是檢校將作大匠。歲餘,拜仁壽宮監,授儀同三司,尋為將作少監。文獻皇后崩,愷與楊素營山陵事,上善之,復爵安平郡公,邑千户。煬帝即位,遷都洛陽,以愷為營東都副監,尋遷將作大匠。愷揣帝心在宏侈,於是東京制度窮極壯麗。帝大悦之,進位開府,拜工部尚書。及長城之役,詔愷規度之。時帝北巡,欲誇戎狄,令愷為大帳,其下坐數千人。帝大悦,賜物千段。又造觀風行殿,上容侍衞者數百人,離合為之,下施輪軸,推移倏忽,有若神功。戎狄見之,莫不驚駭。帝彌悦焉,前後賞賚,不可勝紀。隋朝大興城的規劃,張禮《遊南城記·永樂坊》載之較詳:宇文愷城大興,以城中有六大崗,東西橫亙,象乾之六爻,故於九二置宮室,以當帝王之居;九三置百司,以應君子之數;九五貴位不欲常人居之,故置玄都觀、大興寺以鎮之。
玄都觀在崇業坊,大興善寺在靖善坊,其崗與永樂坊東西相直。大興城的佈局,在唐代仍為時人所關注,《舊唐書·裴度傳》卷一百七十載:
寶曆元年十一月,度疏請入覲京師。明年正月,度至,帝禮遇隆厚,數日,宣制復知政事。而逢吉黨有左拾遺張權輿者,尤出死力。度自興元請入朝也,權輿上疏曰:「度名應圖讖,宅據岡原,不召自來,其心可見。」先是奸黨忌度,作謠辭雲:「非衣小兒坦其腹,天上有口被驅逐。」「天口」言度嘗平吳元濟也。又帝城東西,橫亙六崗,合《易象乾》卦之數。度平樂裏第,偶當第五崗,故權輿取為語辭。昭愍雖少年,深明其誣謗,獎度之意不衰,奸邪無能措言。(唐穆宗睿聖文惠孝皇帝下寶曆二年,826)春,正月,壬辰,裴度自興元入朝,李逢吉之黨百計毀之。先是民間謠雲:「緋衣小兒坦其腹,天上有口被驅逐。」又,長安城中有橫亙六岡,如乾象,度宅偶居第五岡。張權輿上言:「度名應圖讖,宅佔岡原,不召而來,其旨可見。」上雖年少,悉察其誣謗,待度益厚。
六崗橫亙,如乾隆卦六畫之象。裴度平樂裏第偶居第五岡。程大昌曰:宇文愷營隋都也,曰:朱雀街南北盡郭,有六條高坡,象乾隆卦六爻,故於九二置宮殿以當帝王之居,九三立百司以應君子之數,九五貴位,不欲常人居之,故置玄都觀及興善寺以鎮其地。劉禹錫《看花詩》即此也。裴度在朱雀街東,自北而南則為第四坊,名永樂坊,略與玄都觀東西相對,而其第之比觀基,蓋退北兩坊,不正相當也。
鮑瑗之宅和大興城佈局,與傳世八宅派相宅法不同,只用八卦推斷吉凶,換言之,就是只就乾卦卦理附會,簡單直觀。乾卦六爻,自下而上,初爻、九二爻代表民,九三爻、九四爻代表臣,九五爻、上九爻代表君。君爻中九五爻為奇數,上九爻為偶數,女為陰為偶,男為陽為奇,因此,九五爻為君王之象,即「九五之尊」。又取乾卦「飛龍在天」之意。明清前朝三大殿、後朝三大殿、天安門城樓,皆為九間屋寬,五間屋深,即取「九五之尊」之意。
後世八宅派風水術套上九星以定吉凶,相比較而言,更為複雜。且組成一個一環套一環的佔斷吉凶系統。八宅派的代表作有:明王王君榮編輯的《陽宅十書》、清代題為箬冠道人撰的《八宅明鏡》。《陽宅十書》是明代宅經的集成,不僅集中了八宅派的內容,還收攬了宅內外形法、選擇、符咒等多方面的內容。《八宅明鏡》又叫《八宅周書》,專講八宅。八宅派的著作現在可見的最早應該是敦煌寫本P.2615b《八宅經》。
八宅派隋唐發軔,五代兩宋時流行,明清最為興盛。基於天人感應的觀念,《八宅明鏡》認為:「人之生命不同,宅之宜忌各異。」八宅派即福元法,就是將人命與宅的卦象或時空構成結合考慮,並確定最佳宅體格局的方法。
八宅,分別指東四宅和西四宅。東四宅為:震宅,坐東向西;離宅,坐南向北;巽宅,坐東南向西北;坎宅,坐北向南。東四宅適宜東四命的人居住。西四宅為:乾宅,坐西北向東南;兑宅,坐西向東;艮宅,坐東北向西南;坤宅,作西南向東北。西四宅適宜西四命的人居住。如東四命之人住入西四宅中,或西四命之人住入東四宅中,則為命宅不相配,兇。八宅派研究命卦與方位的關係,除包括形法內容外,還包括理氣內容。東四命卦住宅的五行屬性為:東命震卦屬陽木、東南命巽卦屬陰木、南命離卦屬火、北命坎卦屬水;西四命卦住宅的五行屬性為:西北命乾卦屬陽金、西南命坤卦屬陰土、東北命艮卦屬陽土、西命兑卦屬陰金。
住宅應當以一家之主的宅命去選擇住宅類型。古代,男尊女卑,自然是以男性為主。現代,男女平等,一家人中,如男性事業發展得好,則以男性為主;如女性事業發展得好,則以女性為主。人的宅命相是根據其生辰八字計算出來的,不同年份出生的人有不同的卦象,一年是指立春到次年的立春前夕。而且,男女的算法不同,有專門的計算公式。又以「大遊年」變爻方式推導「宅與命」的「八門套九星」,是一套比較複雜的推導系統,使用起來比較繁瑣。清末以來,除八宅派獨立性較強外,其他理氣流派己基本融合,統稱「玄空飛星派」,注重砂水與方位的組合,特別強調地理環境在不同時期的吉凶變化。八宅派綜合起來只有兩點:一是將坐山配遊星論吉凶。遊星是指:伏位、天醫、生氣、延年四吉星,五鬼、絕命、禍害、六煞四凶星。以此八星根據住宅的八卦山起伏位,分別將遊星配在先天八卦方位,配吉則吉,配兇則兇。二是根據住宅而論吉凶。
第一,根據宅主生年甲子元運,按「野馬跳澗訣」或「排山掌訣」(如:《陽宅十書》:「野馬跳澗走,從寅數到狗,一年隔一位,不用亥子醜」)計算,配以後天八卦即文王八卦,如一坎、二坤、三震、四巽、五坤(男性)或艮(女性)、六乾、七兑、八艮等。生年甲子元運,是將洛書九宮與干支歷的六十甲子組合而構成180年為一循環的所謂「大周天」,一個大周天又被細分為三元九運。第二,算出宅主命卦後,按其卦象上所謂納音五行的相生相剋關係,定出所謂東四命和西四命。
八卦納音五行,就是將各卦象與五行相配:乾屬金、坎屬水、艮屬土、巽屬木、離屬火、坤屬土、兑屬金。根據五行相生相剋的關係,土生金,故屬土或屬金的艮、坤、乾、兑等四命卦可同歸一類,稱西四命。又以水生木、木生火,故將坎、震、巽、離四命卦歸為一類,稱為東四命。第三,按九宮劃分宅位,再將九宮方隅(四正四維共八卦),按其卦象並循五行生剋之理分為東四宅和西四宅兩大類。第四,將命卦與宅子的坐宮及格局相配合,如東四命之人宜住東四宅;或更細一層説,如乾命之人宜居乾宮等。然後,再按大遊年法(即九宮飛星法)進一步安排好宅院的內部格局,使人宅相扶,與天運相諧調而求得綿延福德。
由於八宅派計算命卦,都是以年支為準。換句話説,在同一年出生的人,如果性別相同,他們的命卦都是相同的,對他們的風水佈局也是相同的。那麼,一年中出生的人不在少數,按照八宅派風水觀點來論,他們都在一個共同點上。因此,八宅派的風水理論過於簡單粗略。特別是東四命配東四宅、西四命配西四宅的觀點,更顯粗陋,難以準確。因此,八宅法必須與玄空飛星配合起來使用,才更為精確。從字義上解釋,「玄」即天時,「空」即是空間及方位。古人説「天玄地黃」,是用玄來代表天,又因天象運行象徵時間變化;用地來代表空間,土地能生養萬物,又為萬物之所依。由此可見地面空間與天象時間兩者密不可分。故玄空學運用的原理即是時間與空間相互作用而產生吉凶變化。
玄空飛星是理氣派最重要的理論分支,以時空劃分三元九運,以洛書九宮飛布九星,將住宅配合元運,挨排運盤、坐向、九星、利用九星飛伏來判斷吉凶,然後以住宅的形勢佈局,結合周圍山水環境而論旺衰吉凶。即玄空以挨排洛書九星為理氣,以自然環境的山水為依託,兩者結合後確定其旺衰。這既要理氣,又不不死套理氣;既要環境,又不迷戀環境,一切從實際出發,來確定住宅的吉凶。玄空學理論體繫有三個部分:一是以排龍訣與安星法為主要方法;二是以先後天八卦、河圖、洛書、易學理論為運用;三是以客觀的氣場分佈和自然環境為依據。就其操作而言,是以羅盤為工具,以排龍訣與挨派洛書九星定理氣,又以自然環境的山或建築物、水或馬路佈局為巒頭依據,兩者結合,確定旺衰以及研究環境中的陰陽兩氣的變化及其生克關係的規律,並利用這些規律趨吉避兇,此為理氣、巒頭兼察之道,細究其先後天八卦、河圖、洛書的理論基礎以用與斷事克應。三者關係必須緊密相連。
玄空飛星,是將山向配合元運拗排山向,元盤九星,從而看山水室內佈局論旺衰吉凶。所謂玄空九星指的是:一白在坎為貪狼,二黑在坤為巨門,三碧在震為祿存,四綠在巽為文曲,五黃在中央為廉貞,六白在乾為武曲,七赤在兑為破軍,八白在艮為左輔,九紫在離為右弼。
《青囊海角經》曰:「蓋地無精氣,以星光為精氣、;地無吉凶,以星氣為吉凶。」《陽宅十書。雲:「天上之九星為地下之九宮,司人間禍福,其應如響。」大遊年法就是一種「地氣納天光」的相宅法。其要旨,如《陽宅愛眾篇》所述:「夫相宅,要以天之九星、地之九宮為宗。九星者,即禍、天、延、五、生、六、絕、加輔、弼也。九宮者,即乾、坎、艮、震、巽、離、坤、兑加中宮也。八卦分佈八方,寂然不動以象地;七星隨門左旋,降臨禍福以象天。吉星臨宮,相生相比,上吉;星宮相剋,中吉。兇星臨宮,相生相比,大凶;兇星相剋,次兇。生克出於五行。」所謂九星,一般認為緣自北斗七星及其旁的左輔星和右弼星,風水術語另成系統,認為各有陰陽、五行屬性及吉凶不同。《地理全書洞林照膽九宮篇》(載《永樂大典》一四二一七卷「地」字,相地九)認為,「郭璞取河圖天地之數,自太乙(北辰)所行之宮,寓之以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破軍、武曲、左輔、右弼之星,覆一作臨於二十四山,以審相背,以斷吉凶焉。」貪狼星一是白水星的別名,又號文昌星,五行屬水,是九星中第一吉星。利中房,利男性,令人生氣蓬勃,凡事積極向上進取。遇其兇也,主刑妻克子。巨門星是二黑土星之別名,又好病符星,五行屬土。為泉神,晦氣病符,憂愁抑鬱。夫人見之主是非、訟災、流產、久病等。其吉也主發財。祿存星是三碧綠星的別名,綽號蚩尤,五行屬木。遇其兇者,官有災禍,殘病刑妻,膿血頑疾。其吉者,當其旺,興家振業,富貴功名。文曲星是四綠木星的別名,五行屬木。遇其兇者,主姻緣反覆,人口不定,主道德文章,登科甲第,加官進職。坐文昌位,吉者最利讀書求功名。廉貞星是五黃土星的別名,又號正關。因其為天干戊己,故又號戊己土星。又因其居於天心正位,故又號都天煞神。五行屬土。它位中央時為吉星,在其他位置則是大凶星。其能量最大,兇時最兇,吉時最吉。其兇也,主無端惹禍,以外橫災,頑症手術,口舌是非,家中失竊,免官破財。其吉也,宜靜不宜動,宜泄不宜克,主功名立見,威震八方,人丁大旺,錢財速發。武曲星是六白金星的別名,五行屬金。為九星中第三吉星。
其吉也,主威震主權,鉅富多丁,利外交,夫妻和睦。其兇也,憐丁孤苦,刑妻克子。破軍星是七赤金星的別名,綽號盜賊星,五行屬金。主是非口舌,盜賊姦淫,奇難雜症,刀傷車禍,子女緣薄。其吉也,主旺財丁。左輔是八白土星的別名,五行屬土。為九星中第二吉星。生旺主吉,主慈祥,富貴功名。其兇也,小口損傷。右弼是九紫火星的別名,五行屬火。性主急,鎮邪惡,速發富貴。其兇亦速,勃然災。玄空學的實質,就是注重元運的旺與衰,及1~9九個數位的生剋制化與命局中喜忌配合。九星飛宮法又叫大遊年法,具體做法有六個步驟:第一,將宅子按九宮劃分,並用後天八卦按方位標定。第二,確定宅門的坐宮卦位,稱為「伏位」;然後從伏位上循八卦方位順序左旋即順時針方向旋轉,按照大遊年歌訣順布輔弼二星以外的七星,與宅門之外的其它宮卦對應。大遊年歌訣共八句,每句八字,首字為伏位卦名,其餘七字即七星星名縮寫,按卦序組成。如《陽宅十書》載大遊年歌訣:乾六天五禍絕延生,坎五天生延絕禍六,艮六絕延生延天五,巽五六禍生絕延,離六五絕延禍生天,坤天延絕生禍五六,兑生禍延絕六五天。
依大遊年歌順布的七星,反映著伏位的宮卦與其它七個宮卦因八卦數理關係和陰陽五行生剋關係而產生的七種吉凶不同的作用。就伏位的宮卦與其他各卦的卦爻來説,從下數起兩卦第一爻不同,則相剋兇屬禍害祿存土星;兩卦第二爻不同,相剋大凶為絕命破軍金星;第三爻不同,則互生屬大吉,為生氣貪狼木星;第一、二爻不同,亦互生吉,為天醫巨門土星;第一、三爻不同,又互克次兇,為六煞文曲水星;第二、三爻不同,相剋大凶,為五鬼廉貞火星;三爻全都不同,相生為吉,屬延年武曲金星。因為宅子可分為八個坐宮卦位,伏位可有八種不同宮位,七星順布次序也有八種,遂形成大遊年歌訣。如此,便可生出八種宅形。關於伏位,也有定於正房(又稱為座上)的,用大遊年歌順布七星方法不變。八宅派的福元法則以宅主命卦為伏位順布七星,仍用大遊年歌。
第三,根據九星臨宮的情況,按星的吉凶及與宮位陰陽五行生剋關係,判定宅中各宮位的吉凶。吉星臨宮,星與宮相生比,是屬吉星得位,大吉。例如坤宮屬土,臨宮為延年,吉星屬金,按五行生剋關係,土生金,故為大吉。吉星臨宮而星與宮屬五行相剋,則是星吉不得位,不為吉但也不為兇。兇星臨宮,如果星與宮之五行相比生,則兇上加兇為大凶。如是宮剋星,則有助於削弱星的兇氣,屬小兇。
如此,宅中吉凶會有大吉、次吉、小吉、小兇、大凶等不同差別。第四,依吉凶程度確定宅舍形勢,包括其高卑大小層數等。一般説來,吉地宜立高大壯實房屋,兇則宜其低小。第五,依吉凶位次確定房屋功用。吉地宜作廳堂、局室或立宅門。凶地不可住人,亦不可養畜,只宜區別情況安排倉、廚、碾、廁等小用。如絕命處是潤下陰金,只作廚房用,常加火煉,可轉為有用熟金;五鬼處是毒火星,萬物之遇之皆焦,只宜作廁所或安碾磨、做倉庫等。
第六,確定宅院內道路及流水引入放出方位。大遊年法或九星飛宮法,本身並不涉及居住者的星命元運,世俗中應用較廣,尤其是井邑之宅中,實例很常見。例如:陝西平遙古城中的民居,其風水格局就大多依循這種方法。在這些民居中,平屋頂上多建有風水樓或風水影壁,就是按照九星臨宮、吉地房屋宜高大壯實的原則佈局設置的。如:坎宅離門型的宅院,以門為伏位,即從「離」位排布九星,至坎位為延年武曲金星,上吉。主房據此宮當為宅中最高大者,或在上面建起風水樓或風水影壁以崇其勢,風水樓內則供奉坐宮「延年武曲金星」神位。而坐東朝西的兑門震宅,九星流佈以東北方為延年武曲金星,上吉,風水樓便建在該宮位上。
由此可知,與其他流派的理論相比較,玄空學注重時間的變化,強調天運流轉。即使在同一個地方中相同坐向的房屋和墳墓,若造作的時間不同,其吉凶的現實則也不同。清初玄空大師蔣大鴻曾説出「人葬出盜賊,我葬出王后!」這是因為,他是唯一一個能在適當時機選擇有利的地理環境的一個風水大師。據此,所謂的風水寶地,並非永恆不變的。這一理論非常準確地放映了人生起落,以及一個地區、一個國家興衰成敗的發展規律。
玄空學起源於周朝,唐代已門派紛紜,用河圖、洛書、八卦九宮,而各有各的理論學説。明清時期,地仙蔣大鴻(字平階,號大鴻,又號宗陽子、杜陵狂客),江蘇松江縣澤豐鎮人,其玄空挨星法得無極子竺翁(雲陽子)傳,水龍法習自吳天柱,陽宅法得魏裔介(相國)及武夷道人傳授,蔣氏乃將玄空地理露一線曙光之第一人。蔣著有《地理辯正注》、《水龍經》、《八極神樞注》、《歸厚錄》、《玉函真義》(又名《天元歌》)、《古鏡歌》、《星心歌》等。但恪於天律有禁,怕泄露天機而遭天遣,未敢屠戮玄空挨星等秘訣。所以沈竹礽説:「蔣雖為地理之大功臣,亦為地理之大罪人」,因為他將玄空理論整理出書,但又不將玄空秘訣告人,致使後人偽説百出。
蔣授徒張眾馨、駱土鵬、呂相烈、姜堯、胡泰徵、畢世持等。蔣守秘之心甚重,不肯輕易泄露,對其門人弟子亦是如此,可謂無人得知全理。清初,玄空六大派,不過是各拾其著作以一己之意加以發揮而已。玄空學於乾隆、嘉慶年間開始盛行,派別甚多,但各門派固步自封,且互相攻擊,各視所學為天機,從不輕泄與外人。清代最著明的玄空派別有六:滇南派,宗範宜賓,著《乾坤法竅》。無常派,宗章仲山,著《地理辯證直解》、《心眼指要》、《陰陽二宅錄驗》。蘇州派,宗朱小鶴,著《地理辯證補》。上虞派,宗徐迪惠,習端木國瑚《地理元文》。湘楚派,宗尹一勺,著《地理四秘全書》。廣東派,宗蔡岷山,著《辯證求正》。
其中,惟獨無常派祖師章仲山一脈確實得玄空真傳而神明其道至今,「無常派」的稱呼,是因為章仲山一脈玄空法源於無錫而發揚於常州。無常派玄空深得蔣大鴻玄空之旨,是六派中得蔣大鴻生平玄空所學最多的一派,但章仲山著書傳玄空之學時,因恪守蔣大鴻之「天律有禁」之言,在其書中所言亦多隱諱,使所習者如雲裏霧裏,不明玄空真理,故其真訣在近代之前,流傳甚為隱秘,得訣者寥寥數人而已。
清末,玄空學派再出一名人沈竹礽。沈氏生於道光二十八年,九運1848年,浙江錢塘人,名紹勛,號竹礽。沈氏13歲時,金錢幫作亂,攻陷杭州城,沈家從此家破人亡,一門殉者七人,母投井自殺,而沈氏也被匪徒挾持,輾轉到松江。第二年洋將華爾打敗賊匪,救出沈氏,並且收養為義子。後華爾攻打浙江慈谿,中槍陣亡,15歲的華爾之妻姚氏亦逝世。此後,沈氏受聘於英將戈登,譯兵法,訓新兵。終年則作商賈。沈氏先後娶三妻,分別是吳氏、謝氏、袁氏,謝氏早亡,吳不育,袁氏生二子二女。
沈氏16歲讀地理書,杭州丁氏八千卷樓、餘姚黃氏無桂樓、寧波範氏天一閣、盧氏抱經樓,凡藏有地理方面的書籍,莫不畢讀。一運辛未年冬,即1871年,沈氏為先君覓葬地,得地於中台山,形局之完美,實所
理氣派:巒頭與理氣的融會貫通
簡介
理氣派是風水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它注重於巒頭(外在環境)和理氣(內在能量)的融會貫通。理氣派認為,好的風水格局需要同時考慮外部環境的吉凶和內部氣流的流動。
巒頭:外在環境的考察
巒頭是指房屋周邊的外在環境,例如山脈、河流、道路、建築物等。巒頭學者認為,這些外在因素對房屋的風水氣運有著深遠的影響。巒頭的吉凶主要根據以下幾個方面來考量:
延伸閲讀…
理氣派_百度百科
風水:風水流派理氣派
巒頭要素 | 吉 | 兇 |
---|---|---|
山脈 | 蜿蜒有情,環抱有靠 | 嶙峋險峻,直衝穴位 |
水脈 | 清澈環流,玉帶環繞 | 污濁不流,死水沉潭 |
道路 | 彎曲婉轉,人車稀少 | 直衝穴位,車馬喧囂 |
建築物 | 形態端正,高低適宜 | 破舊殘垣,尖鋭直射 |
理氣:內在能量的流動
理氣是指房屋內部的能量流動。理氣派學者認為,氣是構成宇宙萬物的一種能量,它會在房屋中流動。理氣的吉凶主要根據以下幾個方面來判斷:
理氣要素 | 吉 | 兇 |
---|---|---|
生氣 | 流暢通靈,匯聚穴位 | 陰氣重,積滯不流 |
財氣 | 旺盛聚集,流向穴位 | 衰敗散失,難以聚集 |
文昌氣 | 清明通透,利於學習 | 暗沉阻塞,不利科考 |
巒頭與理氣的融會貫通
理氣派強調巒頭與理氣的融會貫通。他們認為,良好的風水格局需要同時考慮外在環境的吉凶和內部氣流的流動。如果巒頭吉祥而理氣凶煞,則房屋的風水氣運難以昌盛;相反,如果巒頭凶煞而理氣吉祥,則房屋的風水氣運也難以興旺。只有巒頭與理氣同時吉祥,房屋的風水氣運才會和諧穩定,帶來良好的運勢和健康。
巒頭與理氣的實務應用
理氣派的巒頭與理氣理論在風水實務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例如,在選址時,巒頭學者會考慮山川河流、道路建築的吉凶,選擇巒頭吉祥的地段;在建房時,理氣學者會考慮房屋的朝向、格局、門窗等因素的影響,設計理氣流暢的建築格局。通過巒頭與理氣的融會貫通,理氣派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面的風水理論和實務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