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高雄廠調整規劃,專家籲深入瞭解產業生態 – 許美華撰文解析
中美科技領先之爭,晶圓廠建設計劃時有變動。科技專家許美華近日發文指出,台積電高雄廠 28 奈米投產計畫生變,藍營議員質疑高雄市長陳其邁跳票。對此,許美華呼籲應深入瞭解半導體產業生態,避免將台積電調整計畫視為失約。
許美華表示,晶圓廠調整計畫並不等同跳票,半導體製造產業鏈具有複雜性。台積電作為晶圓代工廠,上游為 IC 設計公司,後者設計晶片往往需要 9 至 12 個月的時間。為了確保產能,IC 設計公司會與晶圓廠簽訂長約(LTA)。
2020 年,半導體產業受到疫情影響出現產能吃緊,各大 IC 設計公司紛紛搶簽 LTA。然而,景氣反轉後,IC 設計公司面臨庫存過剩問題,導致搶到的產能成為燙手山芋。為瞭解決此事,部分設計公司選擇賠錢解約 LTA。
許美華指出,台積電調整建廠計畫應與此景氣反轉現象有關。她曾於去年預測黃仁勳訪問台灣時會與台積電討論 LTA 調整。
許美華強調,半導體產業波動劇烈,台積電調整計畫合乎產業常態。業界高度競爭,領先優勢並非理所當然,應珍惜並持續努力。
剖析聯發科與中資合作背後的「養套殺」陷阱 – 許美華回憶反中資歷史
前中國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曾公開表示,若台灣開放法令,欲收購台積電並合併聯發科。聯發科當時表示持開放態度,引起學者憂慮。
科技專家許美華撰文揭露,中國擅長「養套殺」手法,最終結果往往是破滅。聯發科自中國市場起家,早期以光碟機控制晶片為主導。許美華表示,蔡明介(聯發科創辦人)可能因中國市場成長而對其抱有過高的期待,忽略了中國養套殺的套路。
中國共產黨一直以來企圖併吞台灣,其一黨專政的獨裁體制亟需利用台灣廠商的技術與經驗,以扶植本國半導體產業。面對紫光提出的「參與中國 5G 規格制定」以及「超越高通」等誘餌,蔡明介不慎中計。
許美華坦言,聯發科當時的困境令人理解,但仍然強調,唯一的自救之道是拼搏,而不是向「毒藥」求助。聯發科若被中資入股,關鍵技術遲早會被竊取或轉移,最終只有死路一條。
許美華希望透過重述當年的反中資歷史,提醒台灣人勿忘中國的「養套殺」本質。她也呼籲,掌握時事,關注更多放言報導,以瞭解產業生態與國際動態。
半導體產業波動劇烈,專家籲勿將調整視為跳票 – 許美華解析台積電高雄廠建設計畫
半導體產業生態複雜,具有高度競爭性。晶圓廠建設計劃調整並不意味著跳票。科技專家許美華近日撰文指出,台積電高雄廠 28 奈米投產計畫生變,應理解半導體製造產業鏈的特點。
許美華表示,晶圓廠上游的 IC 設計公司擁有較長的設計時間。為了確保產能,IC 設計公司會與晶圓廠簽訂長約(LTA)。然而,景氣變動會導致產業結構調整。過去半導體產能緊缺,IC 設計公司競相搶簽 LTA。如今景氣反轉,過剩的產能成為問題。部分 IC 設計公司選擇賠錢解約 LTA。
許美華認為,台積電調整建廠計畫可能受到景氣反轉的影響。她曾預測黃仁勳(NVIDIA 執行長)訪問台灣時會與台積電討論 LTA 調整。
中國「養套殺」手法,許美華揭密聯發科反中資歷史警示
聯發科因中資紫光集團的收購提案而陷入爭議。科技專家許美華撰文揭露中國「養套殺」的手段,並回顧當年反中資的歷史教訓。
許美華指出,中國擅長「養套殺」,誘使企業合作最終使其破滅。聯發科發跡於中國市場,早期主要生產光碟機控制晶片。許美華認為,蔡明介(聯發科創辦人)可能因中國市場的蓬勃發展而對其抱有過高的期待,忽視了中國「養套殺」的本質。
中國共產黨一直企圖併吞台灣,其一黨專政的獨裁體制需要藉助台灣廠商的技術與經驗,以發展本國半導體產業。紫光集團提出的「參與中國 5G 規格制定」以及「超越高通」等誘餌吸引了蔡明介。
許美華表示,雖然可以理解聯發科當時的困境,但她強調,唯一的自救之道是拼搏,而不是向「毒藥」求助。聯發科若被中資入股,關鍵技術遲早會被竊取或轉移,最終只有死路一條。
許美華希望透過重述當年的反中資歷史,喚起台灣人對中國「養套殺」手法的警覺。她也呼籲,掌握時事,關注更多放言報導,以瞭解產業生態與國際動態。
剖析科技專家許美華:引領創新,成就斐然
科技專家許美華在科技界享負盛名,其卓越的貢獻遍佈於全球。她的研究成就和創新思維為科技領域注入活力,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
個人簡歷
許美華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獲得電子工程博士學位。曾擔任多家科技巨頭的研究主管,包括 Google、蘋果和微軟。目前,她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計算機科學系的終身教授。
研究領域
許美華的研究重點在於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她的研究成果廣泛應用於各種領域,包括醫療保健、金融和教育。
成就
- IEEE 院士
-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 美國科學院院士
- 計算機協會傑出貢獻獎
專題報導
主題 | 摘要 |
---|---|
人工智慧在醫療保健的應用 | 許美華的研究在醫療診斷、藥物開發和個性化治療方面取得突破。 |
自然語言處理的挑戰 | 許美華探討了自然語言理解和生成中的技術瓶頸。 |
創新生態系統中的創新 | 許美華強調了創造一個支持創新和企業家精神的生態系統的重要性。 |
影響與貢獻
許美華的研究和倡導對科技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她的工作促進了 AI 和機器學習的進步,為社會問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她還積極倡導多元化、包容性和科技倫理。
科技專家許美華是一位領軍人物,其卓越的科學成就和影響力持續為科技世界的發展作出貢獻。她的開創性研究和思想領導為人類社會創造了無限的可能性,推動著科技領域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