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痣,這些寶寶身上常見的印記,一直被賦予各種傳奇故事。然而,兒科專家揭開胎痣神秘面紗,指出它們的出現純屬機率事件,與母親懷孕期間的環境、飲食或遺傳無關。
胎痣的成因與種類
胎痣的成因
胎痣是一種由皮膚色素細胞或微血管擴張所形成的常見印記,其出現與遺傳、環境或生活習慣無關。
胎痣的種類
胎痣可依其形態分類為:
- 蒙古斑:東亞裔寶寶常見於臀部和下腰椎的藍紫色印記,因色素沉澱所致。
- 送子鳥咬痕:西方寶寶常見於前額、頸椎和背部的紅色胎痣,由微血管擴張形成。
- 士多啤梨痣:較深的紅色大血管痣,稍從皮膚突出,容易被抓傷。
- 酒紅色斑:不規則的暗紅色胎痣,可能與腦部血管有關,較難自然褪去。
胎痣的治療
絕大多數胎痣屬良性,會在 2-3 歲時逐漸淡化消失,因此通常不需要治療。對於面積較大、明顯或易被抓傷的胎痣,醫生可能會開立藥物來控制血管擴張或感染,但必須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以免影響心臟或血壓。
若胎痣影響寶寶的活動或美觀,可考慮進行以下治療:
激光治療:可以減淡或去除胎痣,但建議在胎痣影響寶寶日常生活或產生心理負面影響時再進行。
蒙古斑
又稱胎記,是先天性色素沉澱,常發生於嬰兒的腰骶部和臀部,呈灰青色或藍色,隨著年齡增長會逐漸淡化或消失,無危害性。
胎痣種類 | 特徵 | 常見部位 |
---|---|---|
蒙古斑 | 藍紫色印記,因色素沉澱所致 | 臀部、下腰椎 |
送子鳥咬痕 | 紅色胎痣,由微血管擴張形成 | 前額、頸椎、背部 |
士多啤梨痣 | 紅色大血管痣,稍從皮膚突出 | 不特定部位 |
酒紅色斑 | 不規則的暗紅色胎痣,可能與腦部血管有關 | 不特定部位 |
胎痣,也被稱為色素痣,是皮膚上常見的良性色素沉著異常。這些黑色或棕色斑點出現在出生時,或在生命早期的任何時間。胎痣的大小、形狀和顏色各不相同,可能是平坦的或凸起的。
胎痣的形成
胎痣是由稱為黑色素細胞的細胞過度生長引起的。這些細胞負責產生皮膚和頭髮的色素,黑色素。當黑色素細胞聚集在一起時,就會形成胎痣。
分類
胎痣的分類有許多種類型,包括以下內容:
- 胎記型胎痣:出生時即存在,通常較大且形狀不規則。
- 獲得性胎痣:在生命中後期的任何時間出現,通常較小且形狀對稱。
- 皮內胎痣:位於皮膚深處,呈藍色或黑色。
- 皮層胎痣:位於皮膚表層,呈棕色或黑色。
- 複合胎痣:同時具有皮內和皮層特徵。
醫療意義
大多數胎痣都是良性的,對健康不構成威脅。然而,某些胎痣可能會轉化為皮膚癌,例如黑色素瘤。重要的是要定期檢查胎痣,特別是如果它們出現任何變化。
何時尋求醫療協助
如果您注意到胎痣有任何以下改變,請尋求醫療協助:
- 形狀、大小或顏色的改變
- 邊緣不規則
- 表面凹凸不平
- 出血或滲出液
- 發癢或疼痛
治療
大多數胎痣不需要治療。然而,如果胎痣因美容原因或醫療原因造成困擾,則可以使用以下治療方法:
- 手術切除:切除並移除胎痣。
- 雷射治療:使用雷射將胎痣破壞。
- 冷凍治療:使用液態氮冷凍胎痣。
- 電燒灼治療:使用電流破壞胎痣。
預防
沒有已知的方法可以預防胎痣。但是,限制陽光照射和使用防曬乳可以降低皮膚癌的風險。
結論
胎痣是常見的皮膚色素異常。儘管大多數胎痣都是良性的,但重要的是要定期檢查它們是否出現任何變化。如果您對胎痣有任何疑慮,請尋求醫療協助以獲得適當的評估和治療。
延伸閲讀…
皮膚胎痣的原因
色斑、胎痣、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