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統計與前言
在台灣,癌症已位居十大死因逾三十年。根據最新的衞福部國民健康署統計,2011年發生率最高的十項癌症依序為:
- 大腸癌 – 肝癌 – 肺癌
- 乳癌 – 口腔癌(含口腔及咽部)
- 攝護腺癌 – 胃癌
- 皮膚癌 – 子宮體癌 – 子宮頸癌
其中,皮膚癌排名第八。常見的皮膚癌有三種類型:
- 基底細胞癌
- 鱗狀細胞癌
- 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
病因與風險因子
黑色素瘤的成因與人種相關,白種人發生率遠高於黃種人與黑人。黃種人的黑色素瘤好發部位與白種人不同,白種人好發於日曬部位,而黃種人則偏好四肢末端,尤以手掌和腳掌居多。
雖然皮膚癌多見於老年人,但黑色素瘤卻可能出現在所有年齡層,從嬰兒到老年人都有病例。此外,黑色素瘤還可發生於指甲或黏膜組織中,前者可能表現為深色條狀或指甲淤青,後者則容易被忽略。
症狀
當懷疑自己罹患黑色素瘤時,臨牀醫師會詢問病史和進行詳細檢查,必要時進行皮膚切片手術。常見的黑色素瘤徵兆包括:
- 色素不均勻 – 隆起或凹陷 – 脱屑或潰瘍
- 不光滑或呈結節狀 – 滲出或滲血
防治
紫外線是導致皮膚癌的主要原因,防曬就顯得至關重要。不僅年輕女性需要防曬,男女老幼都應重視防曬工作,避免過度曝曬皮膚。
早期皮膚癌的存活率很高,及時就醫接受治療至關重要。定期檢查皮膚是否有異常腫塊或斑點,發現可疑黑痣應立即就醫。
良性的痣:瞭解其特徵、類型和管理
什麼是良性的痣?
良性的痣,又稱痣或色素痣,是皮膚上常見且通常良性生長。它們是由黑色素細胞聚集形成的,這些細胞產生皮膚的色素(黑色素)。大多數人都會出現數量不同的痣,這些痣通常在兒童或青春期出現。
良性痣的特徵
良性的痣通常具有以下特徵:
- 顏色:從淺棕色到深棕色或黑色
- 形狀:通常圓形或橢圓形,邊緣清晰
- 大小:直徑通常小於6毫米
- 表面:平滑或略微凸起
- 生長:多年來通常保持穩定,或緩慢生長
良性痣的類型
有不同類型的良性痣,包括:
類型 | 特徵 |
---|---|
交界痣 | 出現在表皮與真皮交界處 |
皮內痣 | 完全位於真皮中 |
複合痣 | 具有交界和皮內兩種成分 |
管理良性痣
大多數良性痣不需要治療。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建議切除痣,例如:
- 美觀原因:如果痣出現在明顯或美觀上不受歡迎的位置
- 惡性轉變的風險:如果痣出現某些特徵,例如快速生長、邊緣不規則或顏色變化
- 摩擦或刺激:如果痣經常摩擦衣服或首飾
切除良性痣通常是通過切除手術進行的,其中將痣從皮膚中切除。較大的痣可能需要使用皮瓣或植皮技術來修復手術部位。
何時尋求醫療協助
以下情況下,應尋求醫療協助:
- 如果痣出現以下變化:
- 生長、出血、瘙癢或疼痛
- 邊緣不規則或模糊
- 顏色或形狀發生變化
- 如果痣困擾您,從美觀或身體不適的角度來看
預防
沒有已知的方法可以預防良性痣。然而,減少陽光照射可以幫助防止痣的數量和嚴重程度。
延伸閲讀…
皮膚癌| 黑色素瘤與良性癦痣的分別在哪裡?皮膚科醫生詳解 …
痣是什麼?會變成黑色素瘤?7種一定要除的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