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
芙蓉菊擁有灰白色獨特葉色,庭園種植十分吸睛。它常被放置於假山水池邊或石組間,模擬濱海岩石間的自然生長樣貌。它也適合作矮籬,與其他地表植株和灌木搭配,增添色彩和層次。
藥用價值
民間常採摘芙蓉菊葉,用於淨化和避邪儀式。全株可用於藥用和盆景製作。
栽培
芙蓉菊適應全日照、温暖涼爽的環境。它的根部忌濕,盆栽者需觀察介質乾燥才澆水。露地栽培者無需澆水。芙蓉菊耐貧瘠,種植初期若想加快生長,可每季施用一次長效性複合肥。芙蓉菊生長緩慢,一般不需修剪。
繁殖
芙蓉菊可透過播種和扦插法繁殖。
分佈
芙蓉菊廣泛分佈於中南半島、菲律賓和日本等地。在台灣,則常見於北海岸、金門、馬祖、蘭嶼等離島濱海地區。
特徵
芙蓉菊屬菊科芙蓉菊屬,別名香菊、玉芙蓉、千年艾,拉丁學名為Crossostephium chinensis L. Makino。它是一種常綠灌木,植株高20~100cm,上部多分枝,冠呈傘形。葉片互生,匙形或倒披針形,長2~4cm,寬0.5~2cm,全緣或3~5裂,表面有灰白色短柔毛,搓揉有特殊氣味。花序為頭狀花序,總狀排列,花徑約0.7cm,花色黃綠。
名詞解釋
名詞 | 定義 |
---|---|
芙蓉菊 | 一種濱海常綠灌木,葉片灰白色 |
複合肥 | 多種養分混合而成的肥料 |
避邪 | 驅除邪靈 |
搓揉 | 用手搓揉 |
短柔毛 | 短而柔軟的毛 |
匙形 | 形狀像湯匙 |
芙蓉菊屬:色彩繽紛的秋日盛典
芙蓉菊屬是菊科植物中的一個屬,包含近 150 個種類。芙蓉菊屬植物廣泛分佈於全球温帶地區,以其鮮豔多彩的花朵和耐寒性而聞名。
芙蓉菊屬的特徵
芙蓉菊屬植物通常具有以下特徵:
- 花朵:單瓣或重瓣,花型多樣,常見的有菊花形、鈕釦形和向日葵形。花色豐富,包括紅色、橙色、黃色、粉紅色和紫色。
- 葉子:互生或對生,葉緣鋸齒狀或羽狀深裂。
- 莖幹:直立,通常為草本植物。
- 果實:瘦果,通常有冠毛。
芙蓉菊屬的分類
芙蓉菊屬根據花型和種子特徵分為以下幾個亞屬:
亞屬 | 花型 | 種子特徵 |
---|---|---|
芙蓉菊亞屬 (Echinacea) | 舌狀花外翻,呈放射狀 | 種子扁平,具冠毛 |
錐葉帽屬 (Rudbeckia) | 舌狀花直立,呈錐形 | 種子四稜柱形,無冠毛 |
毛菓菊屬 (Ratibida) | 舌狀花垂下,呈圓錐形 | 種子球形,具短冠毛 |
圓頂菊屬 (Lepachys) | 舌狀花短小,呈圓頂形 | 種子扁平,無冠毛 |
芙蓉菊屬的種植和應用
芙蓉菊屬植物容易生長,適合種植於日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它們具有耐寒性,可以在冬季低温下存活。
芙蓉菊屬植物因其美麗的花朵而受到園藝愛好者的歡迎,可用於以下方面:
- 花壇美化:芙蓉菊屬植物可以營造出五顏六色的花壇景觀,從早春到晚秋都能綻放。
- 切花:芙蓉菊屬花朵花期長,可製成美麗的切花。
- 吸引野生動物:芙蓉菊屬植物的花朵富含花蜜,可以吸引蝴蝶、蜜蜂和鳥類。
- 藥用價值:某些芙蓉菊屬種類(如紫錐菊)具有藥用價值,被用於治療感冒、發燒和免疫系統增強。
常見的芙蓉菊屬植物
延伸閲讀…
芙蓉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芙蓉菊(菊科芙蓉菊屬植物)
一些常見的芙蓉菊屬植物包括:
- 紫錐菊(Echinacea purpurea):具有大的紫紅色花朵,藥用價值高。
- 金色錐葉帽(Rudbeckia hirta):花朵呈鮮黃色,花心呈錐形。
- 毛菓菊(Ratibida columnifera):花朵呈紅色或紫色,花瓣垂下。
- 圓頂菊(Lepachys columnaris):花朵呈黃色或橙色,花瓣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