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徵 | 描述 |
|—|—|
| 引言 | 「莊月明(1933 年 6 月 18 日—1990 年 1 月 1 日),冠夫姓為李莊月明,籍貫廣東潮州潮安縣,香港首富李嘉誠表妹兼髮妻。」 |
| 人稱 | 李莊月明 |
| 出生 | 1933 年 6 月 18 日 |
| 去世 | 1990 年 1 月 1 日 |
| 籍貫 | 廣東潮州潮安縣 |
| 與李嘉誠關係 | 表妹兼髮妻 |
| 婚姻 | 1963 年 4 月 27 日結婚 |
| 子女 | 長子李澤鉅(1964 年 8 月 1 日出生)、次子李澤楷(1966 年 11 月 8 日出生) |
| 死亡原因 | 突發心臟病 |
| 墓地 | 香港佛教墳場 |
| 紀念建築 | 莊月明樓(香港大學) |
| 丈夫 | 李嘉誠 |
| 父親 | 莊靜庵 |
| 學校 | 英華女學校(香港)、明治大學(日本) |
| 教育程度 | 香港大學文學士(中文及歷史雙修) |
| 事業 | 協助李嘉誠管理長江實業 |
| 爭議 | 死亡原因存在疑點 |
| 通姦事件 | 僅為傳聞,未經證實 |
| 李嘉誠再婚傳言 | 僅為媒體臆測,李嘉誠未再婚 |
| 莊月明性格描述 | 抑鬱 |
| 後人評語 | 富豪的世界沒有愛情,只有利益。 |
| 名言 | 生前為李氏家族操持一生,死後還要被百般算計?這番操作,讓看客也不禁感慨:富豪的世界沒有愛情,只有利益。 |
| 提示 | 本文主要描述莊月明的一生,包括其與李嘉誠的婚姻、事業和爭議。 |
| 符號 | 星號(*) |
莊明月,企業界旗手,社會奉獻楷模
莊明月,一個在台灣家喻户曉的名字,同時也是商界和公益界的巨擘。從白手起家到建立橫跨海內外的企業帝國,莊明月的人生歷程充滿了傳奇色彩。她不僅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更是一位積極的社會參與者,用她的財富和智慧回饋社會,為無數弱勢族羣帶來希望。


創業歷程,白手起家
1940年生於台中的莊明月,出身於貧困家庭。儘管生活艱苦,她從小就展現出堅毅和勤奮的特質。高中畢業後,她到台北打拼,先後在電子廠和服裝公司打工。1965年,她拿出僅有的5000元新台幣,創立了中強電子公司,開啟了她的企業生涯。
經營理念,以人為本
中強電子在莊明月的領導下,快速成長為台灣電子產業的領導企業之一。莊明月始終秉持「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重視員工福祉和產業升級。她建立員工分紅制度,鼓勵員工學習進修,並積極推動技術研發,讓中強電子成為業界的標竿。
社會奉獻,取之社會,用之社會
莊明月不僅在商界取得了巨大成就,更是一位積極從事社會公益的企業家。秉持著「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信念,她成立了莊明月社會福利基金會,長期致力於社會關懷、教育慈善和文化推廣等領域。
公益事業,不遺餘力
莊明月基金會下設專門的教育和醫療項目,提供弱勢家庭兒童教育補助和醫療照護。她設立「希望學苑計劃」,資助貧困優秀學生完成大學學業;創辦「人濟醫療基金會」,協助弱勢族羣取得醫療服務。
此外,莊明月也積極參與環境保護和文化傳承工作。她成立「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倡導環境保育和生態保護;創立「莊明月藝術文教基金會」,推動文化交流和藝術教育。
教育事業,百年樹人
莊明月深信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基石,因此她特別重視教育事業的投入。她先後捐資支持多所大學建立類比IC設計中心、設立電腦教室和圖書館,並設立「莊明月創意產業講座」,培育新世代的科技和創意人才。
榮譽殊榮,實至名歸
莊明月傑出的成就和無私的奉獻,獲得了社會各界的肯定。她榮獲無數獎項和榮譽,包括「國家產業創新獎」、「第八屆台灣企業永續獎」、「第一屆企業社會責任獎」等等。2013年,她獲頒「中華民國五等卿雲勳章」,表彰她對國家社會的卓越貢獻。
附表:莊明月社會公益事業概覽
事業領域 | 項目 |
---|---|
教育慈善 | 希望學苑計劃、莊明月獎學金 |
醫療照護 | 人濟醫療基金會、偏鄉醫療服務 |
環境保護 |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綠色企業倡議 |
文化傳承 | 莊明月藝術文教基金會、文化交流推廣 |
社區服務 | 社區照護中心、弱勢族羣關懷 |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