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 | 建成時間 | 使用性質 |
---|---|---|
武嶺中學 | 1927年 | 普通中學部、農職業部等 |
文昌閣 | 1731年 (重建1987年) | 蔣介石私人別墅和藏書樓 |
小洋房 | 1930年 | 蔣經國和蔣方良居住 |
玉泰鹽鋪 | 1887年 | 商店,蔣介石出生地 |
豐鎬房 | 清代(擴建於1929年) | 蔣氏祖傳房屋,蔣介石擴建為故居 |
豐鎬房於清代建造,原有六間房屋,後於1929年擴建為佔地4800平方米,建築面積1850平方米的現有規模。
玉泰鹽鋪是蔣介石的出生地, расположен於奉化溪口街上,曾是蔣介石祖父和父親經營的商店。1921年毀於火災,1948年由蔣介石出資重建。
小洋房坐落在剡溪邊,建於1930年,為西式兩層樓房,是蔣經國和蔣方良的居住地。
文昌閣位於武山南端,原建於清代,1924年由蔣介石重建為兩層樓房,命名為樂亭。1939年毀於日軍轟炸,1987年按原樣重建。
武嶺中學由蔣介石創建於1927年,涵蓋從幼兒園到高中的教育,另有農職業部等部門。1932年起,蔣介石擔任校長,並成立由宋美齡等12人組成的校董會。1948年,普通中學部定名為武嶺中學。
蔣介石故居:昔日中央權力核心,今成歷史見證
序言
蔣介石故居,又稱「士林官邸」,曾是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及其家族於1949-1975年間居住之地。這座宏偉建築羣不僅是昔日中央權力的象徵,更見證了台灣近代的歷史風雲。
歷史沿革
在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後,蔣介石為確保自身安全,於1950年在台北市郊士林區興建官邸。官邸主要分為三期工程,歷時五年完工。建築設計採用中國傳統宮殿式風格,並融入西方現代建築元素,極盡奢華。
工程期數 | 時間 | 建築特色 |
---|---|---|
一期 | 1950-1953 | 主樓、總統府、行政院 |
二期 | 1954-1957 | 國父紀念館、孫中山行館 |
三期 | 1958-1959 | 圖書館、體育館 |
空間結構
蔣介石故居佔地廣闊,約有86公頃,共有60多棟建築。其中包括:
- 主樓:蔣介石及其家人的住所,共三層樓,內部裝潢富麗堂皇。
- 總統府:蔣介石辦公和接見外賓的場所。
- 國父紀念館:仿效南京中山陵修建,安放孫中山遺像。
- 孫中山行館:孫中山曾在此居住和辦公,為一幢西班牙式別墅。
- 圖書館:藏書豐富,蒐集中外歷史、文化和軍事書籍。
- 體育館:配備各種運動設施,供蔣介石及其家人使用。
開放參觀
1979年蔣介石過世後,官邸對外開放參觀。遊客可參觀主樓、總統府、國父紀念館、孫中山行館等建築,瞭解蔣介石及其家人的生活起居,並探尋台灣近代歷史的足跡。
文化意義
蔣介石故居不僅是歷史建築,更承載著重要的文化意義。它見證了中華民國政府遷台的歷史,象徵著中央權力的移轉。同時,它也反映了蔣介石獨裁統治下的台灣社會風貌,以及與國際關係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