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為環節動物門寡毛綱無脊椎動物,有「生態系統工程師」美名,體態圓柱、對稱、分節,無骨骼,體表裸露,無角質層。牠們為腐生動物,攝食植物殘骸、有機質碎屑及含有機質或菌類的泥土,具雌雄同體與異體受精特性,於生殖期藉由環帶製造卵繭繁衍後代。
全球蚯蚓品種約4000種,普遍常見的有環毛蚓、愛勝蚓、異唇蚓、杜拉蚓等,最大的可長達12英寸,主要分佈於亞洲、南美洲地區。曬乾後的蚯蚓性寒、味鹹,可治新發高熱、驚癇、抽搐,具安撫神經、清熱之效。
若將蚯蚓截為兩段,缺尾段可再生新尾,但缺頭段則極少再生新頭。故切斷蚯蚓,僅有少部分機率可一分為二,大部分會死亡或僅存一段。
蚯蚓構造與生理特徵
蚯蚓身長約60mm-120mm,重約0.7-4克,最大可達1.5kg。身體呈現細長圓筒狀,色澤褐淡,由超過100個體節組成,前方略尖、後方稍圓,前端有一不明顯環帶。
腹面顏色較淺,多數體節中間長有剛毛,有助於蚯蚓爬行時附著與移動。體節後第11節開始,背部背線處出現背孔,利於呼吸和保持濕潤。蚯蚓利用肌肉收縮與剛毛配合前進,具避強光、趨弱光的特性。
解剖蚯蚓,最顯著的器官為黃色儲精囊,各囊球間布滿黏膜和結締組織。儲精囊上方是淡黃色嗉囊與砂囊,以及較小的受精囊。受精囊與口前葉之間為咽部。蚯蚓腦部極小,稱作顱內神經節。儲精囊下方是環狀排列的紅色心臟,被稱為主動脈弓。心臟後方是白色鈣質腺,位於腸道兩側。
蚯蚓繁殖與循環系統
蚯蚓雌雄同體,實施異體受精。性成熟個體的第14-16體節會呈現較深的顏色,腫脹且無節間溝和剛毛,形似戒指,稱為生殖帶或環帶。生殖帶形態與位置因種類而異。生殖帶表皮為腺質上皮,其分泌物於生殖期可形成卵繭。
生殖帶的第一節即第14體節腹面中央處為雌性生殖孔;第18體節腹側兩邊為一對雄性生殖孔。納精囊孔數量為2~4對,依種類不同而異。
適當環境下,成熟蚯蚓每月可繁衍一次。剛產出的卵呈透明橢圓或紡錘形,初期為乳黃色,約7天後轉變為紅色,再經過約7天便可孵化為小蚯蚓。小蚯蚓養育至60~70日齡時達到性成熟。
蚯蚓的循環系統為封閉式,消化系統為前後延伸的管狀結構,排泄則透過肛門或腎管。蚯蚓以皮膚呼吸,會自背孔分泌黏液滋潤體表,有助維持濕潤度。先前傳言蚯蚓出土會發出聲響,經查證並非事實。
其他蚯蚓相關知識
蚯蚓曬乾後性寒、味鹹,可治新發高熱、驚癇、抽搐,具安撫神經、清熱之效。中醫稱之為「地龍」,《本草綱目》載其具有清熱、息風、平喘、通絡、利尿等功效。古代亦有記載以蚯蚓水治療中邪之法。1837年,生物學家達爾文將蚯蚓譽為地球上最具價值的動物。
蚯蚓:地下耕耘者
蚯蚓,一種無脊椎動物,在土壤生態系統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們不僅能改善土壤結構,還可以提升土壤肥力。
蚯蚓的生態學重要性
生態功能 | 益處 |
---|---|
通氣和排水 | 蚯蚓的挖掘活動有助於產生孔洞,改善土壤的通氣和排水,促進根系生長。 |
土壤結構 | 蚯蚓吞食土壤,排出蚓糞,改善土壤結構,使其變得更蓬鬆、透氣。 |
養分循環 | 蚯蚓分解有機物,將植物殘渣轉化為可利用的養分供植物吸收。 |
調節微生物羣落 | 蚯蚓的消化系統為微生物提供有利的環境,豐富土壤中的微生物羣落。 |
蚯蚓的種類
蚯蚓種類繁多,根據其生活環境分為三種類型:
類型 | 特徵 | 居住環境 |
---|---|---|
表層蚯蚓 | 棲息在土壤表層,食性廣泛,繁殖迅速 | 花園、農田 |
中層蚯蚓 | 挖洞較深,主要以腐爛的有機物為食 | 森林、牧場 |
施肥蚯蚓 | 棲息在深層土壤中,以腐殖質為食,產生大量富含養分的蚓糞 | 沼澤、堆肥場 |
人工養殖蚯蚓
人工養殖蚯蚓已成為一種產業,主要用於:
- 生產蚓糞:蚓糞是一種有機肥料,富含養分,可改善植物生長。
- 處理廚餘:蚯蚓可將廚餘轉化為蚓糞,有助於減少廚餘廢棄。
- 醫藥用途:蚯蚓體內提取的蚓激酶具有抗炎和溶栓作用。
養殖蚯蚓的注意事項
成功養殖蚯蚓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延伸閲讀…
蚯蚓_百度百科
蚯蚓(無脊椎動物)
- 養殖環境:蚯蚓喜歡潮濕、通風良好的土壤,温度範圍在 15-25 度間。
- 餌料:蚯蚓以有機物為食,如廚餘、果皮、紙板等。
- 繁殖:蚯蚓為兩性異體,需要交配才能繁殖。繁殖頻率受温度、餌料和環境影響。
- 管理:養殖場應定期清理,去除有害物質,保持環境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