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璞 遊仙詩】郭璞《遊仙詩》:古代隱士對自由和超脱的渴望

【郭璞 遊仙詩】郭璞《遊仙詩》:古代隱士對自由和超脱的渴望

十年春秋,翰墨沾染無數,太息人生苦短,古賢多歷仙遊。遙想上古之士,遁入山林,披星戴月,煉丹成仙,登仙之徑,指引後人。

恍惚一夢,踏履仙山,綠蘿掩映,清泉叮咚。吟風詠月,撫琴弄簫,與世無爭,逍遙天地。雲霧飄渺,仙鶴蹁躚,靈丹妙藥,令人心馳神往。

欲入仙界,須先頓悟心志,拋卻俗世煩擾。朱門殿宇,何足留戀?榮華富貴,不過浮雲。願依託蓬萊仙島,靈山福地,尋求解脱之道。

郭璞 遊仙詩 Play

林間隱士,傲吏萊氏,退隱山居,不慕權勢。修身養性,寄情山水。靈谿潛藏,避世而安。人間浮沉,風塵之苦,何必執著雲梯之登攀?

賢士高蹈,超凡脱俗。長揖謝絕夷齊之招,堅守己心,不為名利所縛。寄情山水,放浪形骸,無憂無慮。

郭璞 遊仙詩

俠客隱居,山林為家。朱門富貴,不如蓬萊仙境。綠水青山,丹荑花香。蒼溪潛修,靈泉解渴。

隱士淡泊,高雅出塵。退居山林,傲視官吏。進退維谷,龍見之時,危機四伏。隱居避世,悠閒自在,無拘無束。

山林幽居,尋仙訪道。輪迴天地,超凡脱俗。雲梯徒登,壯志難酬。丹苺清泉,撫琴弄蕭。

隱士清高,傲吏逸妻。進退兩難,難求安寧。閑雲野鶴,逍遙自在。靈溪隱居,無欲無求。

山林隱居,神仙傲吏。凡塵俗世,朱門富貴。避世求仙,逍遙自在。雲梯難攀,丹荑不採。

重要觀點 解釋
遊仙詩 主題為遊歷仙境、上昇天庭的中國古代詩歌類型
文學價值 整體評價不高,缺乏想像力和宏偉的架構
主題 1. 表達與有志難伸的憤慨;2. 描寫男女之情;3. 抒發嚮往成仙的心願;4. 比喻男歡女愛;5. 抒寫俗世的樂趣
時代與代表詩人 興盛於魏晉時代,代表詩人有郭璞、曹唐、李白等
起源 楚辭中的〈離騷〉和〈遠遊〉
三曹父子的影響 大量寫作遊仙詩,抒發對現實社會的不滿
郭璞的貢獻 創作出遊仙詩的代表作,影響唐代與道教有關的詩人
唐代遊仙詩 賦予遊仙詩新生命,表達挫折與歡悦,出現夢入仙境和狎妓的意涵

郭璞《遊仙詩》:超然物外的仙境憧憬

組詩背景

郭璞(276-324年),西晉著名文學家、玄學家,以其豐富的想像力與超脱塵俗的情懷著稱。《遊仙詩》相傳為郭璞遊歷會稽嵩山時所作,時值西晉動盪不安,現實社會的混亂和黑暗促使郭璞心生退意,渴望尋求精神上的超脱與自由。

組詩結構

《遊仙詩》共分為十三章,每章十餘句,描寫了郭璞遊覽仙界九天雲霄、華胥國、虛無之鄉等奇幻景緻,以及與仙人、羽客的邂逅。全詩採用七言古詩的形式,語言清麗飄逸,充滿浪漫主義色彩。

章節 主要內容
第一章 序言,表明遊仙願望
第二章 九天雲霄的仙境,仙人乘雲駕霧
第三章 羽人居住的華胥國,時光倒流
第四章 虛無之鄉,萬物歸元
第五章 西海仙人,授予神力
第六章 南極老人,暢談隱逸之樂
第七章 昆侖山頂,仙鶴起舞
第八章 泰山之巔,見證神跡
第九章 東海島嶼,遭遇海神
第十章 蓬萊仙島,仙人歌舞
第十一章 返回人間,決意隱居
第十二章 隱居後的生活,寄情山水
第十三章 再遇仙人,獲贈仙藥

組詩主題

  • 隱逸避世:郭璞嚮往遠離塵囂,尋求精神上的超脱與自由,希望過著隱居生活。
  • 仙境憧憬:郭璞對仙界的描繪充滿了浪漫奇想,展現了其對超自然世界的嚮往。
  • 道教思想:《遊仙詩》包含了濃厚的道教思想,如九天神霄、虛無之鄉等道教元素。

組詩影響

《遊仙詩》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對後世遊仙詩的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其浪漫主義色彩和超現實主義風格成為中國古代遊仙詩的範本,啟發了眾多文人騷客的創作靈感。

結語

延伸閲讀…

郭璞〈遊仙詩〉生命訴求初探

遊仙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郭璞《遊仙詩》是一篇文采斐然、思想深刻的組詩,體現了魏晉時期特有的人文思潮和審美情趣。通過對仙界的描繪,郭璞寄託了自己的隱逸情懷和對理想世界的憧憬,為後世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像空間。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