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骨凹陷:病理性與非病理性之辨
顱骨凹陷可分為病理性與非病理性兩種,臨牀上可透過三項重點來區分:
特徵 | 非病理性 | 病理性 |
---|---|---|
凹陷進行性 | 變化緩慢,甚或終生無明顯變化 | 可伴隨症狀加劇,凹陷逐漸加深,甚或出現其他病變 |
凹陷觸摸質感 | 與周圍顱骨質感一致,無明顯異常 | 能透過觸摸感受到軟組織變形,與周圍顱骨質感不同 |
凹陷疼痛及頭皮變化 | 出壓無明確疼痛,且頭皮無異常 | 出壓有觸痛感或不適,局部頭皮可能出現病變 |
病理性凹陷起因於顱骨疾病,如骨髓瘤、骨髓炎或轉移瘤等,導致顱骨局部破壞並由軟組織填補。而非病理性凹陷則為顱骨發育過程中形成的凹陷,通常緩慢形成,質地與周圍顱骨一致,且出壓無痛感。臨牀醫師能透過這些特徵進行初步鑑別,再透過影像學檢查進一步確診。


頭頂後方凹陷:原因、類型與治療選項
頭頂後方凹陷是指頭部後側的顱骨中心區域出現凹陷,可能伴隨著其他特徵,例如:
- 脊椎側彎:頭頂凹陷和脊椎側彎通常共同發生。
- 面部特徵:頭頂凹陷可能會與其他面部特徵相關,例如寬闊的前額、凸出的眼睛和後傾的鼻子。
- 神經發育問題:某些類型的頭頂凹陷可能與神經發育問題有關,例如智力障礙和癲癇。
原因
頭頂後方凹陷的具體原因尚未完全明瞭,但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類型 | 潛在原因 |
---|---|
先天性 | 出生前顱骨發育異常 |
獲得性 | 外傷、感染或疾病造成的顱骨凹陷 |
類型
頭頂後方凹陷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類型 | 特徵 |
---|---|
單純性 | 凹陷位於頭頂正中,沒有其他異常 |
複合性 | 凹陷伴有脊椎側彎或其他顱骨畸形 |
舟狀 | 凹陷呈船形,從頸椎延伸到枕骨 |
治療
頭頂後方凹陷的治療取決於凹陷的嚴重程度和相關症狀。
對於輕微的凹陷,通常不需要治療。然而,對於更嚴重的凹陷或伴有其他症狀的凹陷,可能需要以下治療:
- 頭盔治療:針對嬰兒和幼兒,使用頭盔來逐漸矯正顱骨形狀。
- 手術:在嚴重的情況下,可能需要手術來矯正顱骨凹陷。
- 其他治療:對於伴有脊椎側彎或神經發育問題的頭頂凹陷,可能需要其他治療,例如脊柱矯正和藥物治療。
預後
頭頂後方凹陷的預後通常良好。大多數輕微的凹陷不需要治療,並且不會導致任何長期問題。然而,嚴重的凹陷或伴有其他症狀的凹陷可能需要更密集的治療和長期監測。
延伸閲讀…
醫生您好,頭頂中間有凹陷正常嗎?
頭頂偏後正中凹陷,究竟是百會穴凹陷還是滷門未完全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