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中國名山之首
引言
五嶽,即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和中嶽嵩山,是中國文化中地位崇高的名山,自古以來便受人仰慕和膜拜。
五嶽的起源和意義
五嶽起源於古代中國人的山川崇拜,與君主對山神的祭祀有關。《周禮》首次記載了「五祀、五嶽」的説法,但並未列出具體山名。漢朝時期,經學家們根據殷商的五方五色觀念,確定了五嶽分別為泰山、霍山(後改為衡山)、華山、恆山和嵩山。


五嶽的特色
五嶽各有其獨特景觀:泰山雄偉壯麗,衡山秀美柔婉,華山險峻奇絕,恆山古樸靈秀,嵩山綿延深邃。道教將五嶽神化為神仙居所,認為其藴含無窮的靈氣。
五嶽的封號
歷代帝王對五嶽尊崇有加,不斷加封其名號。唐朝封五嶽為王,宋朝加封為帝,元明兩代繼續加封為帝並尊為神。
五嶽的歷史沿革
《爾雅》和《尚書·大傳》記載了五嶽的早期名稱。漢武帝時期,頒詔確定了五嶽的具體山名,並在各山建立廟宇進行祭祀。歷史上,北嶽恆山曾指河北省的大茂山,後來才由山西恆山取代。
泰山:五嶽之首
泰山是五嶽之首,自古有「天下名山第一」的美譽。相傳秦始皇在泰山舉行了盛大的封禪儀式,祈求上天護佑。泰山是齊魯文化的中心,也是重要的道教聖地。
衡山:南嶽
衡山最初指湖南省衡山,後一度改指安徽省的天柱山。南北朝時期,衡山又被定為南嶽。衡山以壽嶽聞名,相傳神農氏曾在此嘗百草而中毒仙逝。
華山:西嶽
華山以險峻著稱,自古有「華山自古一條路」的説法。華山有許多神話傳説,如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西嶽廟歷史悠久,是五嶽中最大最古老的廟宇。
恆山:北嶽
恆山奇峯異石,靈秀脱俗。北宋蘇軾曾讚嘆:「恆獄靈境,奇觀備於西山。」恆山也是道教名山,相傳有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在此修道。
嵩山:中嶽
嵩山延綿悠長,號稱「世界屋脊」。相傳軒轅氏曾在此會合諸侯,定鼎中原。嵩山地質奇特,擁有眾多溶洞和奇石。
中國五大山:壯麗磅礴的自然奇觀
中國五大山指的是泰山、華山、恆山、嵩山和衡山,它們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五座名山,同時也是重要的文化和宗教聖地。這些山巒聳立於不同的地理區域,展現出獨特的景觀和文化特色。
山峯 | 位置 | 特點 |
---|---|---|
泰山 | 山東 | 東嶽泰山,五嶽之首,素有「五嶽獨尊」之稱,自古便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説。 |
華山 | 陝西 | 西嶽華山,被譽為「奇險天下第一山」,以峽谷險峻、山峯高峻而著稱。 |
恆山 | 山西 | 北嶽恆山,五嶽之一,與五台山齊名,佛教寺廟眾多,有「恆宗十方」之稱。 |
嵩山 | 河南 | 中嶽嵩山,五嶽之一,素有「嵩高惟嶽,峻極於天」之譽,為道教勝地。 |
衡山 | 湖南 | 南嶽衡山,五嶽之南,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首,風景秀麗,佛教廟宇眾多。 |
泰山:東嶽傲立九天
泰山坐落於山東省,海拔1,545公尺,為五嶽之首,素有「五嶽獨尊」之稱。泰山氣勢磅礴,自古便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説,吸引無數帝王將相和文人墨客到此登臨。泰山最著名的地標是山頂的岱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故宮、長城並列為中國三大古建築羣。
華山:奇險天下第一
華山位於陝西省,海拔2,160公尺,是五嶽中的西嶽。華山以其險峻奇拔的景觀而聞名,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華山共有五大峯,分別為南峯、東峯、西峯、中峯和北峯,其中南峯最高,海拔2,160公尺,也是華山的最高峯。華山險峻的峭壁和幽深的峽谷,為登山者提供了刺激的挑戰。
恆山:恆宗十方
恆山位於山西省,海拔2,530公尺,是五嶽中的北嶽。恆山風景秀麗,佛教寺廟眾多,有「恆宗十方」之稱,與五台山齊名。恆山主峯天峯嶺,海拔2,016公尺,因形似古代銅質量器「恆」而得名。恆山山麓的懸空寺,建於北魏時期,懸空於恆山金龍峽峭壁之上,是中國著名的一大奇觀。
嵩山:峻極於天
嵩山位於河南省,海拔1,512公尺,是五嶽中的中嶽。嵩山素有「嵩高惟嶽,峻極於天」之譽,為道教勝地。嵩山地處中原腹地,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留下了大量的歷史遺跡。嵩山少林寺聞名遐邇,是少林武術的發源地。少林寺建築宏偉,有「天下第一名剎」之稱。
衡山:道教福地
延伸閲讀…
五大山(中國的五大名山的俗稱)
五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衡山位於湖南省,海拔1,300公尺,是五嶽中的南嶽。衡山風景秀麗,佛教廟宇眾多,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首。衡山主峯祝融峯,海拔1,300公尺,相傳是舜帝南巡祭火的所在地。衡山還有南嶽大廟,始建於漢代,是中國南方歷史最悠久的寺廟之一。
中國五大山不僅是壯麗的自然奇觀,更是重要的文化和宗教聖地。它們見證了數千年的歷史滄桑,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傳説故事。時至今日,它們仍然是中國人民心中神聖不可侵犯的精神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