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稱由來】細説中國名稱由來:解構「中國」概念的起源之謎

【中國名稱由來】細説中國名稱由來:解構「中國」概念的起源之謎

定義與起源

中國一詞從古至今,定義不斷地演變。最初源於周朝王畿地區,作為首都地區稱謂。

中國名稱由來 Play

周代:中原核心地帶

周朝時期,中國專指周朝王室所在的關中和河洛地區。隨著諸侯封地擴張,諸侯國都城亦成為各自中國。

中國名稱由來

春秋戰國:中原文化圈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範圍擴展至黃河中下游,成為同義於中原、華夏的文化概念。

秦漢:中央王朝疆域

秦漢統一後,中國代表正統王朝的疆域,包含黃河、長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區。

隋唐:中央王朝內地

隋唐時期,中國範圍確立為黃河、長江、珠江流域,與中原概念有所區別。

國際稱謂

近代以來,西方列強打開中國國門後,「中國」成為國家正式名稱,與國外其他實體平等對等。

日本翻譯影響

許多近代中國概念看似來自日本,實則源於中國古籍或明清時期傳教士合作翻譯的漢文典籍。

中國名稱由來

中國的名稱由來悠久而複雜,並隨著歷史變遷而演變。

古代名稱

時期 名稱 意義
上古 華夏 據説源自黃帝部族的發祥地「華山」
商周 中國 「中」指天下中央,以黃河流域為中心,象徵中國的文化、政治中心
春秋 諸侯國 分裂狀態下,各國皆自稱「國」或「邦」
秦漢 漢朝開國皇帝劉邦所建
兩晉南北朝 唐朝開國皇帝李淵所建

近代名稱

時期 名稱 意義
清朝 中國 沿用明朝名稱,但涵義擴大至全國領土
民國 中華民國 孫中山領導推翻清朝後,取「中華民族、民國」之意
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共產黨建政後,取「中華民族、人民共和國」之意

漢字與發音

漢字「中國」由兩個字組成:「中」表示中心或中間,「國」表示國家或領土。發音方面,「中」讀作「zhōng」,「國」讀作「guó」。英文名稱「China」源自梵語「Cina」,而梵語則是從波斯語「Čin」音譯而來。

外文稱呼

中國在不同國家和語言中有多種稱呼。例如:

  • 英語:China
  • 法語:Chine
  • 德語:China
  • 西班牙語:China
  • 日語:中國(ちゅうごく)

總結

中國的名稱由來受歷史演變、文化因素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影響。從古至今,中國的名稱既突顯其中心要地,也承載著民族認同與政治歸屬的意義。

延伸閲讀…

“中國”之名何時定?“科學”原是中國詞!

「中國」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身為中國人,一定得瞭解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