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的用法原來這麼簡單! | 你一直用錯「之」了嗎? | 「之」的5種常見用法一次懂

今天來跟大家聊聊「之 用法」這個在中文裡看似簡單卻常常讓人困惑的小東西。雖然現在大家都愛用翻譯軟體像DeepL或Google翻譯,但遇到「之」這種文法細節時,機器常常會翻得怪怪的。其實「之」在文言文和白話文中的用法差很多,現代台灣人平常講話也不太會用,不過寫正式文件或看古裝劇時還是會碰到啦。

先來看個簡單對照表,幫大家快速掌握「之」的常見用法:

用法類型 文言文例句 白話文對應 現代常用程度
所有格 吾之書籍 我的書 ★★☆☆☆
代詞 取之有道 取得它有方法 ★☆☆☆☆
連接詞 天之下 天的下面 ★★★☆☆
虛詞(無意義) 久而久之 時間久了 ★★★★☆

最近在PTT上看到有人問DeepL翻譯「之」的準確度,其實這類翻譯軟體對文言文處理都不太行。像把「取之有道」翻成”Take the way”,完全失去原意。建議大家遇到這種文言的「之」最好自己手動調整,或者上網查查正確解釋。

說到現代用法,「之」最常見就是在「之後」、「之前」這種時間副詞裡。例如:「下班之後我要去逛夜市」就比「下班後我要去逛夜市」聽起來更正式一點。另外像是「總而言之」、「換言之」這些固定用法也還滿常出現在報告或公文裡的。不過跟朋友LINE聊天時用太多「之」反而會讓人覺得你很假掰啦!

有些電腦相關論壇像52pojie.cn在討論翻譯軟體時,也會提到「之」的翻譯問題。比如遠端控制軟體AnyDesk的繁體中文介面就把「Settings」翻成「設定之」,其實根本不需要那個「之」。這種就是典型的多餘用法,反而讓台灣用戶看得很不習慣。

之 用法

什麼時候該用『之』這個字?台灣人常用時機大公開

最近在PTT上看到有人在討論「之」這個字的用法,發現其實很多台灣人在日常對話中不太會用,但某些場合又會突然冒出來。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到底什麼時候用「之」才不會顯得太文謅謅,又能讓你的表達更道地!

首先要知道,「之」在現代中文裡算是比較正式的用字,台灣人最常用在以下幾種情況:

使用時機 舉例 替代說法
固定成語或慣用語 「總而言之」、「反之亦然」 很難替代
法律文件或正式文書 「本合約之解釋權」 「的」
強調特定關係 「台灣之光」、「美食之都」 「的」
文言文風格表達 「時間之流逝令人感嘆」 「的」

像是我們常說的「台灣之光」如果用「台灣的光」就少了那種氣勢,但如果是日常對話說「我之手機」就會讓人覺得很怪。另外在寫正式郵件時,用「本公司之產品」會比「本公司的產品」看起來更專業,但跟朋友LINE聊天時這樣用就太做作了。

有趣的是,有些場合用「之」反而會讓句子更流暢。比如說「原因之所在」比「原因所在」讀起來更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廣告標語會選擇用「之」來增加節奏感。不過要注意的是,年輕一代使用「之」的頻率越來越低,除非是要刻意營造某種風格,不然在一般對話中還是用「的」比較自然。

為什麼台灣人講話很愛用『之』?背後原因超有趣!其實這個小習慣跟台灣的語言發展史有密切關係,而且還藏著不少文化密碼呢!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看似簡單卻很有意思的語言現象。

台灣人用「之」的頻率確實比中國大陸高很多,這跟早期國民政府遷台後保留的文白夾雜習慣有關。老一輩的教師、公務員特別愛用這種帶點文言味道的詞彙,久而久之就變成台灣口語的特色了。像是「原因之一」、「時間之長」這種用法,在大陸可能直接說「一個原因」、「很長時間」,但台灣人就是會不自覺加上那個「之」字,聽起來莫名有種文雅的感覺。

下面整理幾個台灣人超愛用「之」的場合,看看你是不是也常這樣說:

台灣常用說法 大陸對應說法 使用情境
原因之一 一個原因 列舉時使用
時間之長 很長時間 強調程度
問題之所在 問題所在 指出關鍵點
影響之深遠 深遠影響 形容後果

有趣的是,這種用法在年輕人之間反而有越來越流行的趨勢。可能是因為社群媒體上常看到這種文謅謅的寫法,大家覺得這樣講話比較有「文青感」。不過也有些語言學家認為,這是台灣人在華語圈中不自覺形成的語言標記,就像台灣國語的「ㄏㄡˋ」語尾一樣,成為辨識台灣人的小特徵。下次你聽到朋友講話又冒出「之」的時候,不妨觀察一下是不是真的很有台灣味!

之 用法

『之』字怎麼用才自然?台灣達人教你5個小技巧

在台灣日常對話中,「之」這個字雖然看起來文謅謅,但其實用對地方會讓你的表達更有質感。很多人在用「之」字時會覺得卡卡的,今天就用最生活化的方式,告訴你5個讓「之」字用得自然的秘訣。

首先,「之」最常見的用法是代替「的」,但要注意使用場合。比如在正式文件或書面語中,「台灣之美」就比「台灣的美」來得恰當;但跟朋友聊天說「這家店的珍珠奶茶之好喝」,反而會顯得很刻意。記住這個原則:正式場合多用,日常口語少用。

再來分享幾個台灣人常用的「之」字搭配,這些用法已經融入日常,聽起來特別自然:

常見搭配 使用時機 例句
之後 時間順序 我吃完飯之後要去散步
之前 時間先後 出門之前記得關冷氣
之間 表示範圍 我們之間的約定不要忘記
之所以 說明原因 他之所以遲到是因為塞車
之類 舉例說明 我喜歡吃水果之類的健康食物

第三個技巧是要注意「之」字的節奏感。台灣話講究語感,像「久而久之」、「總而言之」這些四字成語或固定用法,因為節奏順口,用起來就特別自然。反之,硬把「之」塞進不適合的句子裡,像是「我的之手機」,聽起來就會很彆扭。

第四點是要觀察現代台灣人的使用習慣。現在年輕人其實很愛用「之」來製造幽默感或強調語氣,像是「這杯珍奶之難喝」、「今天之熱」這種誇張用法,在社群媒體上很常見。但要注意這種用法帶有戲謔成分,正式場合還是要避免。

最後提醒大家,「之」字雖然好用,但千萬不要過度使用。一篇文章或對話中出現太多「之」,反而會讓人覺得你在掉書袋。最好的方式是多聽多讀,觀察台灣人實際上是怎麼使用的,自然就能掌握那個微妙的語感。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