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嵕山:唐太宗的長眠之地]
遙望關中平原北部,綿延東西的羣山拔地而起,其中一座高聳秀拔的山峯刺破蒼穹。它便是九嵕山,又名九峻山,海拔高達1,188米。


據説,在古代,這座山峯周圍分佈著九道山樑,將其高高拱起,故而得名「九嵕」。如今,九嵕山橫亙東西,成為關中平原北部的天然屏障。
地理環境
位於渭北平原的九嵕山,山底海拔較高,遠眺關中平原,視野開闊。山後有滔滔涇水,緩緩流淌,為陵墓提供穩妥的依託。
唐太宗的陵寢選址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效仿古賢,提倡薄葬。然而,其陵墓昭陵卻規模宏大,奢華無比。昭陵方圓數十公里,內部裝飾極盡奢靡,並非薄葬之風。
那麼,唐太宗為何選擇九嵕山作為陵墓的選址呢?除了薄葬和防盜的考慮外,九嵕山的地理環境也完全符合古代陵寢風水的要求:
- 山底海拔高:顯現帝王尊崇地位,防陵墓水淹。
- 羣山拱衞,水流不竭:山後有涇水穩固山勢,前有渭水貫穿平原,寓意天下太平。
昭陵風水
自唐以來,昭陵一直被認為是中國古代陵寢風水最佳之選。其山前水後,羣山環繞的地理格局,不僅滿足了陵墓營造的傳統審美觀念,也契合了時人對帝王陵寢的風水期望。
昭陵景點
如今,九嵕山已成為著名的旅遊勝地。除了昭陵六駿等歷史名勝外,袁家村的農耕文化、御桃園的皇家園林也吸引著無數遊人。
景點 | 地理位置 |
---|---|
昭陵 | 九嵕山 |
昭陵六駿 | 昭陵 |
袁家村 | 九嵕山 |
御桃園 | 九嵕山 |
關中平原 | 九嵕山北部 |
渭水 | 九嵕山西南 |
涇水 | 九嵕山西北 |
九嵕山:登頂難度、風景評比和登山資訊
九嵕山,位於台灣新北市石碇區,海拔僅650公尺,但因其特殊的錐狀山型和豐富的傳説故事聞名,吸引不少登山愛好者前來挑戰。
登頂難度
九嵕山共有兩條主要的登山路線,分別為:
路線 | 難度 | 距離 | 時間 |
---|---|---|---|
竹山 | 較難 | 2.5公里 | 2-3小時 |
土庫 | 較易 | 3.5公里 | 2-2.5小時 |
竹山路線較為陡峭,部分路段需要拉繩索攀爬,適合有登山經驗者。土庫路線相對平緩,適合大眾登山或初學者。
風景評比
九嵕山山頂視野遼闊,可欣賞以下美景:
- 180度全景:涵蓋淡水河、台北盆地、觀音山等
- 奇特地貌:山頂的巨石和奇峯怪石
- 雲海奇景:清晨或雨後常出現雲海繚繞的壯觀景象
登山資訊
- 交通方式:於台北捷運新店站搭乘596號公車至「土庫」站,再轉乘小10公車至「九嵕山登山口」
- 登山時間:建議安排整天時間,包括往返交通和登頂
- 注意事項:
- 攜帶足夠水和糧食
- 穿著輕便透氣的服飾和登山鞋
- 注意天氣變化,避免在雷雨或大霧時登山
- 登山途中請注意安全,並遵守登山禮儀
延伸資料
九嵕山除了登山健行外,還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延伸閲讀…
九嵕山(陝西禮泉縣山脈)
九嵕山- 孝昌縣
- 傳説故事:據傳九嵕山為九位仙人居住的地方,因此又有「九仙山」之稱
- 道教聖地:九嵕山上有九嵕宮等道教廟宇,香火鼎盛
- 絕佳攝影點:山頂視野開闊,是拍攝風景和夜景的絕佳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