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真形圖:道教秘傳之神秘符籙
五嶽真形圖,傳承悠久,乃道教秘傳之符籙,用以「闢凶逆」,為道教經典之一。今藏於嵩山中嶽廟內。
五嶽,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真形,即真實形象,五嶽真形圖描繪五嶽之山水之象,其形勢「迴轉盤曲,高低參差,長短卷舒,似筆勢揮灑,鋒刃暢於峯巒」。
相傳五嶽真形圖源於三天太上道君,為仙界交往之憑據,「眾仙佩之,皆如傳章;道士執之,經行山川,百神羣靈,尊奉親迎」。


五嶽真形圖雖流傳至今,但其意涵眾説紛紜。有説五嶽圖表示五嶽形狀,如泰山如人坐,華山如壁立,衡山如鳥飛。亦有説五嶽真形圖代表五行演化,東嶽圖「木」,西嶽圖「金」,南嶽圖「火」,北嶽圖「水」,中嶽圖「土」。
五嶽真形圖於道教文化中地位顯赫,收錄於《道藏》洞玄部靈圖類,並分為「靈寶五嶽古本真形圖」與「洞元靈寶五嶽真形圖」兩類。
正方形的靈寶五嶽古本真形圖無註記文字,長方形的洞元靈寶五嶽真形圖則標註了上山下山的路徑、水源、靈藥產地、洞天福地所在,宛如古代導遊地圖。
相傳家有五嶽真形圖,善神守護其家,消滅邪惡鬼病。上士佩之,則萬神朝禮。
五嶽真形圖,神秘莫測,為道教文化之瑰寶,見證了中國古代山嶽崇拜與道教符籙之發展演變。
五嶽真形圖與道教文化
道教秘傳符籙
五嶽真形圖,乃道教秘傳之符籙,用以「闢凶逆」,為道教經典之一。傳承悠久,今藏於嵩山中嶽廟內。
五嶽之真形
五嶽真形圖描繪五嶽之山水之象,其形勢「迴轉盤曲,高低參差,長短卷舒,似筆勢揮灑,鋒刃暢於峯巒」。
仙界交往憑據
相傳五嶽真形圖源於三天太上道君,為仙界交往之憑據,「眾仙佩之,皆如傳章;道士執之,經行山川,百神羣靈,尊奉親迎」。
意涵眾説紛紜
五嶽真形圖雖流傳至今,但其意涵眾説紛紜。有説五嶽圖表示五嶽形狀,如泰山如人坐,華山如壁立,衡山如鳥飛。亦有説五嶽真形圖代表五行演化,東嶽圖「木」,西嶽圖「金」,南嶽圖「火」,北嶽圖「水」,中嶽圖「土」。
道教文化地位
五嶽真形圖於道教文化中地位顯赫,收錄於《道藏》洞玄部靈圖類,並分為「靈寶五嶽古本真形圖」與「洞元靈寶五嶽真形圖」兩類。
古代山嶽崇拜
五嶽真形圖見證了中國古代山嶽崇拜與道教符籙之發展演變,是道教文化之瑰寶,神秘莫測。
五嶽真形圖意涵
五嶽之象
五嶽真形圖描繪五嶽之山水之象,其形勢「迴轉盤曲,高低參差,長短卷舒,似筆勢揮灑,鋒刃暢於峯巒」。
傳説與源流
相傳五嶽真形圖源於三天太上道君,為仙界交往之憑據,「眾仙佩之,皆如傳章;道士執之,經行山川,百神羣靈,尊奉親迎」。
意涵眾説
五嶽真形圖雖流傳至今,但其意涵眾説紛紜。有説五嶽圖表示五嶽形狀,如泰山如人坐,華山如壁立,衡山如鳥飛。亦有説五嶽真形圖代表五行演化,東嶽圖「木」,西嶽圖「金」,南嶽圖「火」,北嶽圖「水」,中嶽圖「土」。
五嶽真形圖與道教
道教之符籙
五嶽真形圖,乃道教秘傳之符籙,用以「闢凶逆」,為道教經典之一。傳承悠久,今藏於嵩山中嶽廟內。
山嶽崇拜
五嶽真形圖見證了中國古代山嶽崇拜與道教符籙之發展演變,是道教文化之瑰寶,神秘莫測。
五嶽真形圖與古代山嶽崇拜
五嶽之象
五嶽真形圖描繪五嶽之山水之象,其形勢「迴轉盤曲,高低參差,長短卷舒,似筆勢揮灑,鋒刃暢於峯巒」。
道教之符籙
五嶽真形圖,乃道教秘傳之符籙,用以「闢凶逆」,為道教經典之一。傳承悠久,今藏於嵩山中嶽廟內。
五嶽真形圖的作用與運用
五嶽真形圖是傳統道家修煉養生的重要圖像,具有多方面的作用,本文將深入探討其運用和意義。
五嶽真形圖的功用
功用 | 説明 |
---|---|
提升元氣 | 通過觀想和呼吸引導,增強身體的氣血能量。 |
調和五臟 | 五嶽代表五臟,觀想圖形可幫助調和內臟功能。 |
穩定心神 | 形圖中有五行八卦元素,有助於平穩情緒,去除煩躁。 |
增強免疫力 | 氣血旺盛有助於提高抵抗力,抵禦外邪。 |
延緩衰老 | 促進新陳代謝,調整內分泌,延緩身體衰老。 |
運用方式
五嶽真形圖的運用主要分為觀想、呼吸和導引三個方面。
觀想:
* 專注凝視圖形,觀想五嶽山峯聳立,氣勢磅礴。
* 注意圖中五行色彩的變化,感受氣流在體內運行。
* 每日練習15-30分鐘,循序漸進增加時間。
呼吸:
* 配合觀想,進行深長緩慢的呼吸。
* 吸氣時,想像氣流沿著五嶽流入體內。
* 呼氣時,將濁氣排出,感受內在能量的流動。
導引:
* 在觀想和呼吸的基礎上,進行身體的輕微擺動。
* 以逆時針方向,依次轉動頭部、肩部、腰部、膝蓋和腳踝。
* 每個部位旋轉3-5圈,有助於疏通氣血,加強經絡運作。
延伸閲讀…
五嶽真形圖_百度百科
淺談道教五嶽真形圖。什麼是“五嶽真形圖”
注意事項
- 練習五嶽真形圖時,應保持心神安定,避免雜念。
- 剛開始練習時,時間不要過長,以免頭暈。
- 孕婦、高血壓等人羣應諮詢醫師後再進行。
- 修煉此法需要持之以恆,切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結語
五嶽真形圖作為道家修煉養生的寶貴遺產,其作用廣泛,運用得當可促進健康,提升身心素質。通過觀想、呼吸和導引,我們可以調和氣血、安定心神,從而達到延年益壽、增強體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