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 | 簡介 | 沿革 |
---|---|---|
五行大帝 | 亦稱華光天王、五顯靈官大帝,由「南無大智文殊師利世尊菩薩」應化。 | 民國75年示夢於楊宗俊,初以立石碑供奉於台北天母,後遷至現址桃園市蘆竹區旗南宮。 |
長眉尊者 | 佛教四大聲聞之一,十八羅漢之首,奉稱為「伍顯二大帝」,傳説顯靈助宋高宗趙構脱險,獲封為「五顯靈官大帝」。 | 清朝年間顯靈救助災黎,受萬民感念。 |
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 佛教護法神,奉稱為「伍顯三大帝」,受佛陀囑託鎮護三洲,亦負責驅逐邪魔。 | 寺廟進門處多有供奉,合掌捧金剛降魔杵者為「接待寺」,按杵拄地者為「子孫廟」。 |
華光天王 | 由明朝神魔小説《南遊記》記載,前身為馬靈耀,以三眼著稱,俗稱「馬三爺三隻眼」,傳説因救母大鬧地獄,後皈依佛道。 | 奉稱為「伍顯四大帝」,鎮護中界,受萬民景仰。 |
五行大帝:道教信仰中的護法神
在道教的神話體系中,「五行大帝」是一組掌管五行元素的神祇,於傳説中負責維持宇宙平衡,庇護眾生。
五行元素與五行大帝


道教認為,宇宙萬物皆由五行元素所組成,分別為:木、火、土、金、水。每一種元素都對應著一位五行大帝,如下表所示:
元素 | 五行大帝 |
---|---|
木 | 東王青帝 |
火 | 南方赤帝 |
土 | 中央黃帝 |
金 | 西方白帝 |
水 | 北方黑帝 |
五行大帝的職責
五行大帝不僅掌管著各自的元素,還具有以下職責:
- 維持宇宙平衡:五行相生相剋,平衡天地之氣。
- 保護眾生:護佑世人免受災厄、疾病和邪祟侵擾。
- 監督鬼神:執掌陰間,審判善惡,懲罰罪孽深重者。
- 司職自然:掌管季節變化、天氣現象、動植物生長。
五行大帝的崇拜
自古以來,人們便對五行大帝進行崇拜。道觀中常見五行大帝的塑像或畫像,信徒會祈求他們的庇佑、保平安、求財求福。民間也有許多與五行大帝相關的習俗和傳説。
五行大帝與其他神祇
在道教的神階體系中,五行大帝地位崇高。他們不僅是護法神,也是天庭重要的官吏。五行大帝常與道教其他重要神祇一同出現,如三清、四御和玉皇大帝。
五行大帝的傳説
關於五行大帝的傳説有很多,以下列舉幾個較為著名的:
- 創世傳説:相傳,盤古開天地後,靈氣凝聚化為五行大帝,協助盤古創造世界。
- 封神榜傳説:《封神榜》中,五行大帝化身為擁有神通的將領,協助姜子牙建功立業。
- 西遊記傳説:《西遊記》中,孫悟空曾與五行大帝的部將交手,最終成功取得勝利。
五行大帝與現實世界的關聯
五行大帝不僅是信仰中的神祇,也與現實世界的許多事物有關。例如:
- 方位和顏色:五行大帝與五大方位和五種顏色相應。
- 臟腑和器官:五行大帝與人體的五臟六腑和感官相應。
- 季節和天氣:五行大帝與一年四季和不同的天氣現象相應。
五行大帝的信仰對道教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們不僅是護佑眾生的神祇,也是維持宇宙秩序的基石。
延伸閲讀…
全台少見! 桃園旗南宮主祀「五行大帝」 手持金磚賜福
五顯大帝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