臟腑 | 五行 | 對應食物 |
---|---|---|
肝膽 | 木 | 青菜、菠菜 |
心小腸 | 火 | 紅豆、紅棗 |
脾胃 | 土 | 橙、南瓜 |
肺大腸 | 金 | 梨、白蘿蔔 |
腎膀胱 | 水 | 黑豆、黑芝麻 |
四
| 五味 | 對應臟腑 | 過量危害 |
|—|—|—|
| 酸 | 肝 | 損肝、克脾胃 |
| 鹼 | 腎 | 損腎、克心氣 |
| 甘 | 脾 | 損脾、克腎水 |
| 苦 | 心 | 損心、克肺 |
| 辛 | 肺 | 損肺、克木 |


三
| 五型人 | 外貌特徵 | 喜好食物 |
|—|—|—|
| 木型 | 瘦削、青面 | 酸味、蔬菜 |
| 金型 | 結實、白凈 | 甜食、肉類 |
| 水型 | 瘦長/肥矮 | 鹹味、海鮮 |
二
| 人體五行 | 內在特徵 | 相應食材 |
|—|—|—|
| 木 | 肝臟、膽 | 青色食物 |
| 火 | 心臟、小腸 | 紅色食物 |
| 土 | 脾胃、消化 | 黃色食物 |
| 金 | 肺臟、大腸 | 白色食物 |
| 水 | 腎臟、骨骼 | 黑色食物 |
一
| 五行屬性 | 對應時令 | 養生方法 |
|—|—|—|
| 木 | 春 | 多吃青色食物 |
| 火 | 夏 | 養心,多吃紅色食物 |
| 土 | 長夏 | 多吃黃色食物 |
| 金 | 秋 | 補肺,多吃白色食物 |
| 水 | 冬 | 養腎,多吃黑色食物 |
五行對應身體
在中醫理論中,「五行對應身體」是一個重要的觀念,認為人體各個臟腑、組織、生理功能與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相應對,形成一個相互作用的整體。
五行 | 對應臟腑 | 特性 | 生理功能 |
---|---|---|---|
金 | 肺、大腸 | 收斂、固攝 | 主氣司呼吸、傳導津液 |
木 | 肝、膽 | 生發、疏瀉 | 主疏泄、調血、解毒 |
水 | 腎、膀胱 | 寒涼、滋潤 | 主水液代謝、生殖功能 |
火 | 心、小腸 | 温熱、升揚 | 主循環、神志 |
土 | 脾、胃 | 厚德、承載 | 主運化食物、滋養身體 |
五行與身體健康
五行平衡是人體健康的重要前提,當五行失衡時,會引起相應臟腑的病變,表現為各種疾病。例如:
- 金弱:呼吸系統問題、過敏性疾病
- 木弱:肝氣鬱結、月經不調
- 水弱:腎虛、泌尿系統問題
- 火旺:心火旺盛、失眠、口乾舌燥
- 土弱:脾胃虛弱、消化不良
五行養生
通過調整生活方式,可以達到五行平衡的養生效果。
- 金:鍛鍊肺部(如跑步、游泳)、潤肺食物(如梨、百合)
- 木:疏肝理氣(如太極、瑜伽)、養肝食物(如青菜、菠菜)
- 水:滋腎益精(如泡腳、飲用黑豆水)、養腎食物(如枸杞、黑芝麻)
- 火:清心降火(如冥想、靜坐)、降火食物(如綠豆、苦瓜)
- 土:健脾和胃(如按摩穴位、飲食清淡)、健脾食物(如山藥、蓮藕)
結論
五行對應身體是中醫養生保健的重要理論,通過瞭解五行與身體的關係,調整生活方式,可以達到平衡五行、強身健體的效果。
延伸閲讀…
五行與身體五臟的關係,養生必備的中醫知識
五行與人身體器官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