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屋求助
一位人妻委託親戚介紹人協調購買1,350萬的中古透天。未料介紹人洩漏底價,導致屋主反悔並調高要價至1,400萬。


人妻無奈表示,親戚介紹人收取高額2%服務費卻沒有達成協議,讓她氣憤要求退款,並質疑專業度。業界人士提醒,此類地方掮客行為可能涉及違法,呼籲民眾避免委託。
房仲介紹人收費爭議,屋主與買方皆有疑慮
序言:
近年來,隨著房價上漲,許多人尋求更省錢的方式買房。透過鄰居或親友介紹,直接與屋主交易,可省下仲介費。然而,過程中常引發介紹人收費或服務不足的爭議,讓買賣雙方感到困擾。
介紹人收費:
一名婦人透過介紹人與屋主洽談購屋事宜。介紹人疑似直接亮出買方的底牌價,導致屋主提高要價,並表示「覺得賣太便宜不想賣」。婦人雖願意購入,卻發現介紹人要求收取 2% 的介紹費,讓她感到不滿。
買方疑慮:
婦人質疑,介紹人並無房仲背景或執照,僅負責約屋主協商價格。未能達成任務,卻要求收取高額費用,讓她質疑「是否硬要收取服務費,提供給買方的服務在哪裡?」
內行觀點:
內行人指出,此類地方掮客的行為已違法,且收費比例不論高低都屬違法,若遭檢舉可開罰。仲介費應開發票繳税,避免逃税行為。
早年「簽勾仔」:
過去,從事不動產買賣居間或代理業務的人稱為「簽勾仔」,但隨著「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於 1999 年實施,規定從事該業務者必須加入仲介公司或行號,且仲介公司需加入公會,因此「簽勾仔」逐漸消失。
結論:
買賣房產時,透過介紹人可省下仲介費,但仍須謹慎考慮介紹人資格與收費方式。若介紹人無相關背景或執照,且收費過高,買賣雙方應提高警覺,避免衍生爭議。
項目 | 疑慮 | 建議 |
---|---|---|
介紹人資格 | 缺乏房仲背景或執照 | 尋求有合法資格的介紹人 |
收費方式 | 要求收取過高介紹費 | 協商合理收費比例或採取績效制 |
服務內容 | 未達成任務卻要求收費 | 明確約定介紹人應提供之服務 |
法律規範 | 違反「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 | 小心違法風險,可向主管機關檢舉 |
介紹費行情:解碼業界潛規則
介紹費,又稱佣金,是一種業務往來中常見的酬勞方式。在各行各業中,介紹費行的情普遍存在,但其具體費率和運作方式往往因產業、服務類型和公司政策而異。
介紹費行情的組成因素
影響介紹費行情的因素眾多,包括:
因素 | 説明 |
---|---|
產業性質 | 不同產業有不同的行情慣例,例如房地產、金融保險等產業的介紹費較高。 |
服務類型 | 服務的複雜度、價值和客户規模也會影響介紹費,例如高價值的諮詢服務或大規模的專案合作。 |
公司政策 | 各公司會制定自己的介紹費政策,包括佣金率、計算方式和支付時間。 |
市場競爭 | 市場競爭激烈的產業,介紹費可能較低,以吸引客户。 |
客户來源 | 介紹費的來源,例如透過既有客户、轉介機制或外部管道,也會影響費率。 |
各產業介紹費行情
各產業的介紹費行情不盡相同,以下列出一些常見的產業範例:
產業 | 一般介紹費率 |
---|---|
房地產 | 2-5% |
金融保險 | 1-3% |
科技軟體 | 5-15% |
法律服務 | 10-20% |
教育培訓 | 5-10% |
如何協商介紹費
協商介紹費時,應考慮以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