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應欽:一個充滿爭議的國民黨將領
在動盪不安的 20 世紀,中國歷史舞台上出現了許多傑出的將領,其中何應欽將軍是一個引人注目的名字。他既是救國英雄,又是備受爭議的人物。


何應欽出生於貴州一個貧寒的農民家庭,1890 年出生。他的童年充滿了挑戰,但他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並決心克服逆境。他進入日本振武學校學習,在那裡他結識了孫中山並加入了同盟會。
辛亥革命爆發後,何應欽返回中國並參加了國民革命軍。他迅速晉升為高級軍官,並在北伐期間發揮了關鍵作用。國民革命軍勝利後,何應欽被任命為軍政部長兼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
作為國民政府高級官員,何應欽參與了許多重大決策。1931年,他被任命為九一八事件後的華北特使。他與日本簽署了《塘沽協定》,譴責日本對中國東北的侵略,但被批評為過於綏靖。
抗日戰爭期間,何應欽擔任第四戰區司令。他參與了許多重要的戰役,包括湘西會戰和桂柳反攻戰。1945年,他被任命為中國戰區接受日本投降的最高指揮官。
內戰爆發後,何應欽擔任國防部長。他負責指揮國民政府軍隊,但國民黨最終被共產黨擊敗。何應欽於 1949 年隨國民政府逃往台灣。
何應欽於 1987 年在台北去世,享年 97 歲。他的一生充滿了爭議和成就。他既是救國英雄,也是備受指責的綏靖者。儘管如此,他仍然是一個重要的歷史人物,他的故事為我們提供了瞭解中國近代史的一個窗口。
- 何應欽
- 九一八事件
- 塘沽協定
- 抗日戰爭
- 國共內戰
何應欽子女
何應欽是中華民國著名的軍政領袖,生有五名子女,其中三男兩女。何應欽的子女繼承了父親的遺志,在各個領域做出傑出的貢獻。
名字 | 出生日期 | 職業 |
---|---|---|
何葆生 | 1912年 | 軍人 |
何葆珍 | 1917年 | 教育家 |
何柏燊 | 1922年 | 政治家 |
何柏生 | 1925年 | 實業家 |
何柏言 | 1930年 | 醫學家 |
何葆生
何葆生是何應欽長子,1912年出生於湖北省恩施縣。曾就讀於黃埔軍校,後在抗日戰爭中擔任軍職。解放戰爭後,何葆生前往台灣,繼續在軍中服役,最高軍階為二級上將。
何葆珍
何葆珍是何應欽次女,1917年出生於北京。曾就讀於燕京大學,後赴美深造。回國後,何葆珍從事教育事業,先後擔任台灣大學和政治大學教授。
何柏燊
何柏燊是何應欽長子,1922年出生於上海。曾就讀於國立交通大學,後赴美留學。回國後,何柏燊投身政界,曾任立法院委員、外交部次長和駐比利時大使。
何柏生
何柏生是何應欽三子,1925年出生於北京。曾就讀於清華大學,後赴美深造。回國後,何柏生從事實業界,創辦多家企業,成為成功的企業家。
何柏言
何柏言是何應欽幼子,1930年出生於南京。曾就讀於國防醫學院,後赴美深造。回國後,何柏言從事醫學研究,成為知名的泌尿學專家。
何應欽子女在各自的領域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繼承了父親的愛國情懷和服務人民的宗旨,成為中華民國的傑出人才。
延伸閲讀…
何應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何應欽:國軍中一生都沒有子女的將軍竟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