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鏡如:潛伏國民黨的中共情報員
侯鏡如,生於1902年,河南人,早年加入黃埔軍校,後成為中國共產黨地下黨員,長期潛伏於國民黨軍隊中,為中共收集情報。
早年生涯與加入黃埔
1923年,侯鏡如從河南省留學歐美預備學校畢業,後入讀鄭州大學,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加入國民黨。


加入共產黨與潛伏
1925年,在國民革命軍東徵期間,侯鏡如經周恩來介紹加入共產黨,成為少數未暴露身份的中共黨員,潛伏在國軍中收集情報。
國民革命戰爭與抗戰
1926年,侯鏡如參與北伐,歷任第十四師團參謀長、第十七軍第三師政治部主任。1937年抗戰爆發,他升任為第九十一軍參謀長,後調任第九十二軍第二十一師師長。1943年,他升任第九十二軍軍長,率部參加了湘西會戰。
再次與共產黨接觸
抗戰後,侯鏡如兼任北平警備司令。1949年,他在與周恩來的接觸中,決定再次投向中共,成為中共秘密聯絡員。
建國後
新中國成立後,侯鏡如擔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繼續為國家做出貢獻。1994年10月25日,侯鏡如病逝,享年92歲。
主要職務
時期 | 職務 | 所屬單位 |
---|---|---|
1926年 | 第十四師團參謀長 | 國民革命軍第一軍 |
1926年 | 第十七軍第三師政治部主任 | 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軍 |
1933年 | 第三十軍政治部主任 | 第二十二路軍第三十軍 |
1935年 | 第三十軍第三十師參謀長 | 國民革命軍第三十軍 |
1935年 | 第三十師第八十九旅旅長 | 國民革命軍第三十軍 |
1937年 | 第九十一軍參謀長 | 國民革命軍第九十一軍 |
1938年 | 第九十二軍第二十一師師長 | 國民革命軍第九十二軍 |
1943年 | 第九十二軍軍長 | 國民革命軍第九十二軍 |
1949年 | 北平警備司令 | 北平警備司令部 |
1949年 – 1987年 | 全國政協副主席 | 全國政協 |
侯鏡如:從台灣第一位女牙醫到社會工作先鋒
簡介
早年生活與教育
侯鏡如於1886年出生於彰化,父親為牧師。自幼聰慧好學的她,考入台灣第一所公醫養成學校—台北醫學專門學校(今台大醫學院),成為當時少數進入正規醫學教育的女學子。
台灣第一位女牙醫
在畢業後,侯鏡如選擇專攻牙科,並赴日求學。1908年,她從東京齒科醫學專門學校(今東京齒科大學)畢業,成為台灣首位女性牙醫,轟動一時。
懸壺濟世
返台後,侯鏡如在台北開設牙科診所,並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她的診所不分貧富貴賤,只要有求助者,她都盡力提供醫療協助。特別是針對弱勢族羣,侯鏡如總是不吝伸出援手。
投身社會服務
除了醫療事業外,侯鏡如還熱心於社會服務。1921年,她擔任台北市私立婦女醫院院長,推動婦幼保健工作。同時,她也創辦「台北基督教救世軍」等慈善組織,為社會邊緣人和弱勢羣體提供關懷與協助。
二二八事件的貢獻
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期間,侯鏡如擔任台灣省婦女會理事長。她在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出面調解衝突,並為受難者奔走求救,減輕了許多悲劇的發生。
其他社會貢獻
除了上述事蹟,侯鏡如也有許多其他貢獻,包括:
項目 | 貢獻 |
---|---|
設立「婦女之家」 | 提供婦女職業訓練和生活支持 |
擔任「中華婦女聯合會」常務理事 | 促進女性權益 |
創辦「台北市立第一產婆學校」 | 培訓助產人員 |
撰寫《現代婦女》等著作 | 推廣婦幼保健和社會工作理念 |
影響與評價
結論
侯鏡如是台灣史上傑出的女性先驅,她的事蹟不僅展現了台灣女性的韌性與能力,更彰顯了社會服務的崇高精神。她的一生是台灣社會變遷的縮影,也為後輩樹立了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