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與後天八卦
前言
八卦是中華文明流傳千年的古老符號,寄寓著對宇宙萬物的至深洞察。它分為先天與後天兩組,表現出不同的時空格局和陰陽運行規律。本文將進行深入探討,揭示其內涵與奧妙。
一、先天八卦


起源與形成
相傳伏羲氏仰觀天象,俯察地貌,根據宇宙萬物的變化,創制了先天八卦。它依據「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生成原理,由八個三爻卦組成,分別為乾、坤、坎、離、震、巽、艮、兑。
陰陽對峙
先天八卦以乾坤二卦對峙為天地之位,其他卦象沿著順時針方向排列。坤為陰,居北方;乾為陽,居南方。震巽兩卦分居東北、西南,形成雷風相薄之勢。坎離兩卦分佈於西北、東南,為水火不相射。艮兑兩卦相對西北、東南,象徵山澤通氣。
二、後天八卦
起源與作用
後天八卦始於商周時期,相傳為周文王所作。它旨在體現八卦在不同時空中的運行規律,並與五行學説相結合。後天八卦以坎離二卦定南北,震兑二卦定東西,呈現出與先天八卦不同的排列次序。
陰陽依存
後天八卦強調陰陽的依存與互根。坎一乾六,坤二兑七,形成坎離相照、乾兑相從之象。震三巽八,艮四坤五,構成震巽相會、艮坤相合之勢。中間之五,代表中庸調和,貫通全卦。
三、兩八卦之比較
體用關係
先天八卦為體,後天八卦為用。先天八卦模擬天地自然之象,表達陰陽對峙、運轉規律。後天八卦則以四時推移、萬物生化為基,揭示陰陽依存、循環不息的道理。
方位不同
先天八卦以乾坤為天地中心,對立成象;後天八卦以坎離定南北,震兑定東西,橫向上構成迴環之勢。
時空差異
先天八卦體現宇宙生成之理,無具體時空性;後天八卦反映四時運轉、萬物生長的規律,具有鮮明的時間性。
陰陽交合
先天八卦乾坤對峙,陰陽不交;後天八卦坎離相對,陰陽交會。這種交合反映了天地和諧、萬物繁衍的奧秘。
實務應用
先天八卦多用於占卜、象數研究;後天八卦廣泛應用於風水、軍事、醫學等領域,對人之命運、自然規律有著深刻的影響。
結語
先天與後天八卦雖然排列不同,但共同體現了中華民族對宇宙萬物陰陽運行、生生不息之理的深刻理解。它們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在數千年來指導和影響著中華文明的發展,至今仍煥發著不朽的生命力。
先天八卦後天八卦差異
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儘管名稱相同,但兩者在形成、結構和應用上存在顯著差異。
特徵 | 先天八卦 | 後天八卦 |
---|---|---|
形成 | 由道家始祖伏羲根據河圖、洛書推演而成 | 由道家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根據先天八卦發展而來 |
結構 | 按四象和五行排列,以「坎、離、震、兑、巽、乾、坤、艮」順序排成圓形,中間為「太極」 | 以「乾、兑、離、震、巽、坎、艮、坤」順序排列成方形,方向與四時相應 |
四象 | 少陽、太陽、少陰、太陰 | 東南、正南、正西、東北 |
五行 | 水、火、雷、澤、山 | 木、火、土、金、水 |
方位 | 坎(北)、離(南)、震(東)、兑(西)、巽(東南)、乾(西北)、坤(西南)、艮(東北) | 東南、南、西南、西、西北、北、東北、東 |
象徵 | 自然界中的陰陽變化 | 人類社會的運勢吉凶 |
應用 | 道家修煉、占卜 | 風水、擇日、預測 |
先天八卦
先天八卦又稱「伏羲八卦」,據説由伏羲在觀察河圖和洛書時推演而來。先天八卦按四象和五行生剋關係排列,形成一個方形的八卦圖樣。
後天八卦
後天八卦又稱「文王八卦」、或「洛書八卦」,相傳由周文王根據先天八卦改造而成。後天八卦按四時和方位相應排列,形成一個圓形的八卦圖樣,中間的太極點代表宇宙的初始狀態。
差異對比
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最大的區別在於形成原理和排列順序,先天八卦按陰陽五行生成,後天八卦按四時方位對應。此外,先天八卦以「乾坤」兩卦為首尾,後天八卦則以「乾坎」兩卦為首尾,使得後天八卦更具象地面向具體方位。
延伸閲讀…
【易經543】淺談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
《易經》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的區別
結論
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雖然同為八卦,但其形成原理、結構和應用有所不同。先天八卦源於道家思想,注重陰陽變化和自然規律,而後天八卦則更偏向於實際應用,在風水、擇日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