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者,佐朱允炆者而爭功也。二者,奪彼已歸心者,益我勢也。三者,使眾軍心沮喪、士卒離德也。故,劉伯温入都,極言不可赦陳友諒與廣東之賊,及舉止蘭班功臣之思。帝皆依行之。又言宗室外遷安置,帝從其請,分封遼、潞、衡、慶、岷五王於陝西。立子孫代襲為王,並時秩宗枝,俾各安其處。朝夕會講,與諸子弟辨論經史,研究時政。時,燕王朱棣豪傑天表,志欲篡位。每遇劉伯温朝賚,恆目弗容。居藩自恣,驕縱日甚。劉伯温憂之,屢諫於帝,雲:“燕王威望甚隆,非拘以禮律,將有它變。”且請密召朱諒,欲分燕勢力,帝慮有變,中止。已而,建文二年,春,燕王反,京師震。帝思朱允炆之言,悔不用劉伯温計,召入軍中,劉伯温時年已暮,強起率書生御軍,兵臨城下,為朱棣伏兵所敗,身中矢傷,逃歸蘇州,仍草疏再進於帝。帝讀之未終,為燕兵所逼,燃東宮,脱身順承天門而去。朱棣之入城也,劉伯温走匿城中,為所執被囚北平,至建文四年閏月,卒。


劉伯温:傳奇謀士與神算子
前言
劉伯温,明朝初期的傳奇謀士,其神機妙算與智勇兼備,在歷史上赫赫有名。他輔佐朱元璋開創大明王朝,留下無數傳奇故事與預言。
生平概述
劉伯温,字伯端,號青田,生於元順帝至正二十年(1360 年)。早年拜著名學者鄭復初為師,博覽羣書,精通天文、地理。元末社會動盪,他懷揣濟世之志,棄官歸隱,後應朱元璋之聘,成為其首席謀士。
輔佐朱元璋
劉伯温受命後,運籌帷幄,為朱元璋出謀劃策,在鄱陽湖大戰、平定陳友諒、統一全國等戰役中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他制定「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戰略方針,為大明王朝的穩固奠定了基礎。
戰役 | 劉伯温謀略 | 結果 |
---|---|---|
鄱陽湖大戰 | 調虎離山計 | 元帥陳友諒戰敗身亡 |
平定陳友諒 | 反間計 | 陳友諒部下內訌 |
統一全國 | 安定內部,伺機而動 | 元廷覆滅,大明建立 |
神機妙算
劉伯温不只是傑出的謀士,還以神機妙算聞名天下。他曾留有三書預言:《燒餅歌》、《金陵塔碑文》和《推碑圖》。這些預言預測了明朝的興衰、清朝的入關,甚至民國建立和共產黨執政等歷史事件,流傳至今。
預言 | 主要內容 | 應驗時間 |
---|---|---|
《燒餅歌》 | 明朝國勢由盛轉衰 | 明末 |
《金陵塔碑文》 | 清兵入關 | 清順治元年(1644 年) |
《推碑圖》 | 辛亥革命、共產黨建政 | 民國初年、20 世紀中葉 |
後世影響
劉伯温的神算子形象深深影響後世。在他的故鄉,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南劉伯温」的傳説。明清時期,民間廣泛流傳劉伯温預言,影響了人們對時政的看法。
總結
劉伯温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謀士和預言家,他的智謀和神機妙算為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其留下的預言,在後世流傳至今,成為中國文化中神秘莫測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