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紫禁城平面圖】一圖看懂北京紫禁城!高清平面圖探索皇城奧秘

【北京紫禁城平面圖】一圖看懂北京紫禁城!高清平面圖探索皇城奧秘

故宮建築指南

十脊獸與蟠龍藻井:太和殿的顯著特徵

太和殿的脊獸數量罕有,為十隻,象徵雷公的「行什」守護殿宇,避雷保平安。藻井中央的下突龍頭稱為「蟠龍藻井」,等級最高,並嵌有代表軒轅星的軒轅鏡。

北京紫禁城平面圖 Play

銅獅、銅龜、銅鶴:象徵吉祥與得道

太和門前的銅獅威嚴雄壯,左右兩側的銅龜、銅鶴則寓意長壽吉祥和得道成仙。這些銅器兼具香爐用途,在太和殿舉行典禮時燃香祈福。

須彌座與螭首:排水與裝飾之美

三大殿下方的漢白玉台基被稱為「須彌座」,高達八公尺,以螭首作為排水孔,下雨時形成千龍吐水的壯觀景象。

北京紫禁城平面圖

水缸:消防備援與祈福

紫禁城中設置大量的水缸,除了儲存雨水,更具有防火備援的功能。這些水缸被稱為「吉祥缸」或「太平缸」,寓意平安順遂。

內廷:後宮與皇子宮居

故宮的內廷為皇帝、后妃和皇子居住的地方。中軸線上分佈著後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東、西兩側則有東、西六宮和乾東五所、乾西五所等宮殿羣。

外朝:禮儀與政務中心

故宮的外朝用於舉行重大儀式,以及皇帝處理政務。中軸線上建有午門、太和門、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東、西兩側設有殿、閣等建築。

四座城門:各自職能

故宮設有午門、太和門、神武門和東華門、西華門四座城門。午門為正門,太和門為外朝門户,神武門為宮中出入要道,東華門、西華門則專供皇室和官員使用。

故宮概述

北京故宮,又稱「紫禁城」,曾是明清兩朝的皇宮。故宮以中軸線為中心,劃分為南部的外朝和北部的內廷,並設有四座城門通向外界。三大殿、後三宮等重要建築物皆位於中軸線上。

北京紫禁城平面圖

北京紫禁城平面圖是明清兩代皇帝居住的宮殿建築羣,也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大的古代宮殿建築。平面圖呈長方形,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總面積72萬平方米。紫禁城內共有宮殿8707間,其中大殿30座、宮門40座。

建築格局

紫禁城平面圖採用中軸對稱的格局,全宮建築沿著一條南北軸線佈局。中心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稱為三大殿。三大殿後方是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稱為後三宮。三大殿和後三宮構成紫禁城的核心區。

主要宮殿

宮殿名稱 位置 用途
太和殿 中軸線最南端 舉行重大典禮
中和殿 太和殿後方 皇帝休息、準備典禮
保和殿 中和殿後方 舉行朝會、考試
乾清宮 中軸線中部 皇帝日常居住、辦公
交泰殿 乾清宮後方 皇后居住、皇帝休息
坤寧宮 交泰殿後方 皇后居住、舉行冊立儀式

其他建築

除了主要宮殿外,紫禁城內還有其他建築,包括:

  • 門樓:紫禁城設有4個主要門樓,分別為午門、神武門、東華門和西華門。
  • 角樓:紫禁城四角設有4座角樓,為瞭望和防禦而建。
  • 御花園:紫禁城北部是一座大型園林,稱為御花園,是皇帝休閒娛樂的地方。
  • 庫房:紫禁城內設有大量庫房,用於存放宮廷用品、財寶和檔案。

歷史變遷

紫禁城始建於明永樂四年(1406年),歷時14年建成。明朝滅亡後,紫禁城成為清朝皇帝的宮殿。1924年,末代皇帝溥儀被驅逐出紫禁城,紫禁城成為故宮博物院。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