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七星組成,與大熊座尾部相連,在北天排列成鬥形。中國星名依次為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前四星稱「斗魁」,後三顆稱「斗杓」。
古代視北斗七星為「帝車」,掌管陰陽、四時、五行、節氣和曆紀。《鶡冠子》記載,斗柄朝向不同,預示著季節變化。
北斗九星説,認為北斗七星另有兩星隱而不見,主要有三種解釋:張洞玄認為北斗只有七星和輔星;竺可楨認為北斗七星、玄戈、招搖為九星;辛德勇認為北斗九星包括輔星和招搖。


費正清認為輔星是大熊座80星,弼星則隱藏在斗柄附近。但也有説法認為輔星和弼星是梅西耶天體。
解釋 | 北斗九星 | 來源 |
---|---|---|
張洞玄 | 七星、輔星 | 玉髓真經 |
竺可楨 | 七星、玄戈、招搖 | 史記天官書 |
辛德勇 | 七星、輔星、招搖 | 緯書 |
輔星 | 大熊座80 (開陽增一) | 費正清、Andersen |
輔星、弼星 | 梅西耶天體 | 其他説法 |
北斗七星圖案:指引旅人的千年星規
北斗七星圖案自古以來一直是夜空中最著名的星座之一。它的七顆明亮恆星組成一個顯眼的勺子形狀,是北半球導航和時間判斷的寶貴工具。以下是關於北斗七星圖案的深入介紹:
名稱和定位
北斗七星圖案屬於大熊座,是由七顆恆星組成的星羣。它的名稱源於中國古代,意為「北斗星羣」。北斗七星位於北極星附近,距離北極星約30度,因此可以通過尋找它們來確定北方的方向。
恆星組成
北斗七星圖案由以下七顆恆星組成:
恆星名稱 | 視星等 | 編號 |
---|---|---|
天樞 | 1.79 | α Ursae Majoris |
天璇 | 1.86 | β Ursae Majoris |
天璣 | 2.35 | γ Ursae Majoris |
天權 | 2.41 | δ Ursae Majoris |
玉衡 | 3.03 | ε Ursae Majoris |
開陽 | 2.84 | ζ Ursae Majoris |
搖光 | 2.21 | η Ursae Majoris |
勺子形狀
北斗七星圖案的外形是一個不對稱的勺子。勺子的「柄」由天樞、天璇、天璣組成,而勺子的「碗」由天權、玉衡、開陽、搖光組成。
導航意義
北斗七星圖案是夜間導航的絕佳工具。通過確定北斗七星勺子的位置,可以輕鬆找到北方。勺子的「柄」總是指向北極星,而勺子的「碗」總是朝向南方。
古代用途
北斗七星圖案在古代社會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被用於以下用途:
- 航海: 水手使用北斗七星圖案來確定方位和航行路線。
- 軍事: 將軍使用北斗七星圖案來規劃戰略和進行夜間作戰。
- 農業: 農民使用北斗七星圖案來預測季節變化和農作物種植時間。
- 神話傳説: 北斗七星圖案與神話傳説相關,被認為是天帝的車駕或七仙女居住的地方。
現代用途
儘管在現代科技的幫助下,北斗七星圖案不再是導航的主要工具,但它仍然具有文化和象徵意義。它被用於:
- 標誌: 北斗七星圖案出現在許多國旗、徽章和標誌中。
- 藝術: 北斗七星圖案是詩歌、繪畫和雕塑中常見的主題。
- 航海和航空: 北斗七星圖案仍然被用於補充備用導航系統。
結論
延伸閲讀…
104137 北斗七星圖片、庫存照片、3D 物體和矢量圖
62 幅北斗七星插畫檔、美工圖案、卡通及圖標
北斗七星圖案是一個美麗而有用的天體,自古以來一直指導著旅人。它的勺子形狀和北極星的相關性使其成為夜空中最著名的星規之一。儘管它在現代導航中不再扮演主要角色,但它仍然是文化和象徵意義的寶貴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