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楼對我來說不只是個數字,而是充滿回憶的地方。以前在台北工作的時候,辦公室就在那棟老商辦的十九楼,從窗戶望出去能看到整座城市的天際線。那時候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午休時間,跟同事們擠在茶水間聊八卦,或是偷偷用公司的3D印表機做些小玩意。
說到3D設計,不得不提當時我們部門最愛用的Tinkercad。雖然是免費的線上工具,但對我們這些非專業出身的人來說超級友善。記得有次為了客戶提案,大家熬夜用Tinkercad趕工,做出來的模型居然比外包廠商還精緻。現在想起來,十九楼的那段日子真的教會我很多東西。
十九楼回憶 | 具體內容 | 使用工具 |
---|---|---|
午休時光 | 同事們分享家鄉味便當 | 微波爐+保溫袋 |
趕案日常 | 集體熬夜修改設計圖 | Tinkercad+咖啡機 |
窗外風景 | 颱風來前的火燒雲 | 老舊但擦得很亮的玻璃窗 |
那時候的電腦還裝著舊版MSN,每次開機都會自動跳出首頁。現在想找回那種懷舊介面反而變得很困難,就像十九楼那間辦公室後來改建後,再也找不到當初的模樣。有次我特地回去那棟大樓,發現連電梯按鈕都改成觸控面板,再也按不到那個磨損嚴重的”19″樓鍵。
茶水間那台老是卡紙的影印機,現在想起來都覺得親切。當時大家最怕碰到它鬧脾氣,特別是趕著印合約的時候。有次業務部的阿明還自創”影印機安撫儀式”,要先用特定角度拍三下才能正常運作,這招後來竟然成為十九楼同事間的都市傳說。
最近「十九樓到底是什麼?台灣網友都在討論的熱門話題」在各大論壇瘋狂洗版,連PTT八卦版都出現好幾篇爆文。其實這個話題會紅起來,是因為有網友在Dcard上分享自己住19樓的靈異經驗,結果引發一堆人跳出來說自己也有類似遭遇,甚至有人整理出「19樓都市傳說」的清單,讓人看了毛骨悚然。
根據網友們的討論,所謂「19樓現象」大概可以分成幾種類型。最多人遇到的是明明住在大樓裡,卻會聽到樓上有彈珠掉落的聲音,但實際上去看根本沒人住。還有人說在19樓的電梯會莫名停在其他樓層,開門後卻空無一人。最玄的是,不少網友表示在19樓的走廊會突然覺得特別冷,甚至看到模糊的人影。
現象類型 | 發生頻率 | 網友描述 |
---|---|---|
彈珠聲 | ★★★★★ | 「半夜常聽到樓上在玩彈珠,但管理員說樓上根本沒住人」 |
電梯異常 | ★★★★☆ | 「電梯自己停在19樓,門打開外面一片黑」 |
溫度驟降 | ★★★☆☆ | 「走到某個位置突然超冷,像走進冰箱」 |
人影晃動 | ★★☆☆☆ | 「眼角餘光看到有人走過去,回頭卻什麼都沒有」 |
這些討論串裡最有趣的是,很多建築業的網友跳出來解釋。有人說19樓會特別容易出現這些現象,其實跟建築結構有關。高樓層的鋼筋在熱脹冷縮時會發出類似彈珠的聲音,而電梯異常可能是機房設備的問題。不過這些科學解釋似乎擋不住網友的想像力,現在連「19樓是陰陽交界處」的說法都出來了。
隨著話題發酵,越來越多人開始分享自己在19樓的各種經歷。有人說在19樓租辦公室生意特別差,搬走就變好;也有房仲業者透露,19樓的物件通常比較難賣,價格會比其他樓層低一些。這些說法雖然沒有科學根據,但確實影響了不少人的購屋選擇,甚至有人開玩笑說要成立「19樓受害者聯盟」。
最近在台灣的社群平台上,「為什麼大家都在説十九樓?背後的故事大公開」這個話題突然爆紅,讓不少網友一頭霧水。其實這個梗源自於台北某棟知名商辦大樓的都市傳說,據說在19樓上班的員工經常遇到一些無法解釋的現象,像是電梯會自動停在19樓、電腦突然當機,甚至有人聲稱看過「不該存在的同事」在加班。
這棟大樓的19樓之所以成為話題,主要是因為以下幾個關鍵事件:
時間 | 事件描述 | 目擊者說法 |
---|---|---|
2023年初 | 夜班警衛監視器拍到模糊人影 | 「明明整層樓都沒人加班」 |
2024年中 | 多家公司員工集體聽到打字聲 | 「聲音持續到凌晨三點」 |
2025年初 | 清潔阿姨發現辦公椅自動轉動 | 「我發誓沒人碰那張椅子」 |
有趣的是,這些靈異傳聞反而讓19樓成為某種「打卡聖地」,不少YouTuber特地跑去拍片,結果什麼都沒發生反而讓影片更搞笑。現在「要去19樓嗎?」已經變成朋友間開玩笑的流行語,用來調侃那些愛跟風又膽小的人。甚至有公司開始拿這個梗來做行銷,推出「19樓限定」的商品,意外造成搶購熱潮。
在地房仲業者透露,其實這棟大樓的19樓原本就因為格局特殊比較難出租,沒想到這個都市傳說反而讓它變得搶手。現在想要租19樓的企業還得排隊,因為大家都想蹭這個話題熱度。不過也有資深員工表示,這些傳聞根本是無稽之談,他們在19樓工作多年從來沒遇過什麼怪事,認為這只是網路時代的集體創作現象罷了。
十九樓在哪裡?台灣人必知的都市傳説地點
最近在PTT跟Dcard上又有人討論起「十九樓」這個都市傳説,其實這個話題在台灣已經流傳好幾十年了。講到十九樓,老一輩的台北人可能會露出神祕的微笑,年輕人則是一臉好奇想追問細節。這個傳説之所以特別,是因為它不像一般的鬼故事有固定版本,反而隨著時間跟地區有不同的演變,但核心都圍繞著「某棟大樓的十九樓」發生過不可告人的事件。
最經典的版本是說台北某棟商業大樓的十九樓曾經發生過集體跳樓事件,從此那個樓層就被封起來。更玄的是,有人說即使搭電梯按了十九樓的按鈕,電梯也會自動跳過不停。還有人信誓旦旦地說,半夜經過那棟大樓時,會看到十九樓的燈莫名其妙亮著,但白天去看卻發現那層根本是廢棄狀態。這些年來,網友們整理出幾個可能的地點,但都沒辦法證實:
傳説地點 | 區域 | 流傳版本特徵 |
---|---|---|
台北某金融大樓 | 信義區 | 電梯會自動跳過十九樓 |
台中某百貨公司 | 西區 | 十九樓洗手間鏡子會出現人影 |
高雄某飯店 | 前金區 | 入住十九樓的房客會做相同噩夢 |
有趣的是,這個傳説在台灣各地都有變體。台中的版本是說某百貨公司十九樓的洗手間,半夜照鏡子會看到不該看的東西;高雄則是有飯店業者刻意跳過十九樓的樓層編號,直接從18樓跳到20樓。這些傳説的共同點就是「十九樓」這個數字似乎被賦予了某種不祥的意義,可能是因為「九」在傳統文化中代表至陽,而「十九」就變成陽極轉陰的臨界點。
現在年輕一輩聽到十九樓的傳説,第一反應可能是想去探險打卡。但老台北人會告訴你,與其糾結在哪棟大樓,不如想想為什麼這個都市傳説能流傳這麼久。有人說這是建商為了壓低某些樓層價格故意放出的謠言,也有人認為純粹是台灣人愛講鬼故事的文化使然。不管真相如何,下次你走進一棟高樓大廈時,不妨留意一下電梯按鈕,看看十九樓的按鈕是不是特別老舊,或是根本找不到這個樓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