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位與羅盤的應用
方位是不同方向的位置關係,基本方位即東南西北。地球自轉朝向為東方,背向自轉為西方。日出日落方向並非總是正東正西,與太陽直射點緯度有關。
古代中國以「子午為經,卯酉為緯」的概念,確立了北子南午、東卯西酉的方向。而「卯酉線」和「子午線」分別代表東西和南北朝向。


現今對於方向的表達較為隨意,僅侷限於左右和對面。但傳統的方位測量依舊存在,北極星可作為指示正北的基準。
根據精確度差異,羅盤上的方位除了基本方位外,還可以細分為方位角、八方位、十六方位和三十二方位。方位角以正北(面向地理北極)為基準,順時針遞增度數:東90°、南180°、西270°。三十二方位多用於對方位精準度要求較高的場合,如航海、航空和軍事領域。
羅盤的測量
- 四方位: 東、西、南、北
- 方位角: 正北為0°,順時針遞增度數,東90°、南180°、西270°。
- 八方位: 在四方位之間再細分45°:東北、東南、西南、西北。
- 十六方位: 在八方位再細分22.5°,總計16個方位。
- 三十二方位: 在十六方位再細分11.25°,總計32個方位。
方位與經緯線
通過某地的子午線,指向北極的方向為北方,指向南極的方向為南方。
方位在傳統文化中的應用
地支方位: 子午線(經線)是南北向的依據,子代表北方,午代表南方。
廿四方: 十二地支結合八卦,再補上十天干中的八個以構成廿四方,東、西、南、北各八個方位。
方位 | 羅盤方位角 | 八方位 | 十六方位 | 三十二方位 | 地支方位 | 廿四方 |
---|---|---|---|---|---|---|
北 | 0° | 正北 | – | – | 子 | – |
東北 | 45° | 東北 | 東北偏北 | 東北偏東 | – | 寅卯 |
東 | 90° | 正東 | – | – | 卯 | 卯辰 |
東南 | 135° | 東南 | 東南偏東 | 東南偏南 | – | 辰巳 |
南 | 180° | 正南 | – | – | 午 | – |
西南 | 225° | 西南 | 西南偏南 | 西南偏西 | – | 午未 |
西 | 270° | 正西 | – | – | 酉 | 未申 |
西北 | 315° | 西北 | 西北偏西 | 西北偏北 | – | 申酉 |
南北方向:地球儀和導航系統的關鍵
南北方向是地球儀和導航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概念,它讓我們能夠確定位置、方位和移動方向。
地理坐標與南北方向
地理坐標系統將地球表面劃分為緯度和經度線,其中緯度線是平行於赤道的水平線,經度線則是垂直於赤道的垂直線。緯度線從赤道向北或向南延伸,從 0° 到 90°。其中,0° 為赤道,90° 為北極點和南極點。
經度線從本初子午線(格林尼治子午線)向東或向西延伸,從 0° 到 180°。其中,0° 為本初子午線,180° 為國際日期變更線。
導航系統中的南北方向
導航系統,例如 GPS(全球定位系統)和電子羅盤,使用南北方向來確定設備或載具的方位和位置。
- GPS: GPS 接收器接收來自軌道衞星的信號,並使用這些信號來計算設備的緯度、經度和高度。緯度和經度值提供設備的南北位置。
- 電子羅盤: 電子羅盤感測地球磁場,並使用磁北極和磁南極來確定設備的朝向。磁北極和磁南極與地理北極和地理南極略有不同,但對於導航目的來説,足夠準確。
南北方向應用範例
南北方向在各種應用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包括:
方向 | 相關坐標 | 測量範圍 |
---|---|---|
北 | 緯度 | 0° 到 90° 北 |
南 | 緯度 | 0° 到 90° 南 |
東 | 經度 | 0° 到 180° 東 |
西 | 經度 | 0° 到 180° 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