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安全網與精神負擔:兼談《明報》專欄事件
近期接連發生的社會事件引發廣泛討論,也觸及到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 – 社會安全網與精神負擔的關係。


多起案件中,部分與精神疾病患者存在直接或間接聯繫,這警示我們需要更加重視精神健康的議題。近年來,香港經歷疫情與經濟困境的雙重衝擊,不少市民面臨巨大精神壓力,甚至陷入情緒低谷。然而,現有醫療資源有限,醫護人員短缺的問題日益顯著,無法有效回應日益增多的精神健康需求。因此,政府應當採取積極措施,增加精神科醫師與心理輔導人員等人力資源,同時完善相關配套措施,減輕市民的精神負擔。
令人遺憾的是,在探討這些問題時,仍存在部分偏見與歧視的言論。例如,《明報》近日刊載一篇文章,文中將精神疾病患者與社會安全網的負擔劃上等號,並使用歧視性語言,引發強烈反響。對此,《明報》總編輯公開致歉,並撤下該文章,同時終止相關專欄。
這起事件再次提醒我們,在探討社會議題時,應秉持同理心與包容,避免使用帶有歧視或侮辱性語言。更重要的是,應持續努力完善社會安全網,讓所有羣體都能獲得應有的理解和幫助,共同構建一個更加和諧友善的社會環境。
表格: 精神健康相關資源
機構名稱 | 聯繫方式 | 服務內容 |
---|---|---|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 | 電話:2389 2222 | 情緒支援、自殺防治 |
香港情緒健康學會 | 電話:2763 3200 | 情緒諮詢、心理治療 |
明愛向晴軒 | 電話:1833 1300 | 精神健康服務、社區支援 |
引言
接連發生的社會案件引發廣泛關注,也讓更多人聚焦到社會安全網與精神負擔之間的複雜關係。
古嶺渡:山路崎嶇,古道綿延
古嶺渡,古名“古嶺”,位於香港新界東北部,大鵬灣以西,西貢半島以北,毗鄰深圳市坪山區,是一片山脈地區。古嶺渡山路崎嶇,古道綿延,自古以來便是重要的交通要道。
在古代,古嶺渡是連接廣東省惠州府和香港新界的重要通道。清朝時期,官府設立了古嶺渡汛,負責管理該地區的治安和交通。當時,運送糧食和貨物的商旅經常途經古嶺渡,繁榮一時。
到了近代,隨著香港的發展,古嶺渡逐漸失去了其交通樞紐的地位,但其歷史文化價值依然重要。1981年,古嶺渡被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2005年,香港政府在古嶺渡建立了古嶺渡郊野公園,為市民提供休閒娛樂的場所。
古嶺渡的自然環境
古嶺渡自然環境優美,山清水秀,是香港重要的自然保護區。這裡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包括各種珍稀野生動物和植物。古嶺渡的森林覆蓋率很高,空氣清新,是香港居民週末郊遊的好去處。
古嶺渡的歷史文化
古嶺渡擁有悠久的歷史,留下了許多古蹟遺存。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古嶺渡汛,這是一座始建於清朝嘉慶年間的軍事要塞,至今保存完好。此外,古嶺渡還有許多古村落和古廟,這些建築都是香港歷史文化的珍貴遺產。
古嶺渡的旅遊開發
近年來,古嶺渡的旅遊開發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香港政府投資建設了多條登山步道和觀景台,方便遊客欣賞古嶺渡的自然風光和歷史文化。此外,古嶺渡還舉辦了許多傳統文化活動,吸引了大量的遊客。
古嶺渡山路崎嶇,古道綿延,是香港重要的自然保護區和歷史文化遺產。這裡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古蹟遺存,是香港市民週末郊遊和文化體驗的好去處。
古嶺渡的相關數據
項目 | 數據 |
---|---|
面積 | 470 公頃 |
海拔 | 544 米 |
設立時間 | 1981 年 |
管理機構 | 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 |